商报编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注册空壳公司买房避限购北京通州商住乱象仍 [复制链接]

1#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贺阳)一纸限购令,曾使得北京通州商住交易量一度跌至成交冰点。然而,近期通州某商住产品打着“不限购”、“6号线地铁旁”、“均价3.2万”、“2天成交33套”等宣传语,大胆地打起了*策“擦边球”。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该商办项目名为“通州朝北”,项目距离地铁6号线物资学院站1.5公里。当前在售户型里,最小的一套约37平米,总价万起,目前只接受全款购房。

“只需花费1.3万,就能巧妙避开通州商住限购的*策,这个是开发商的报价,或者你可以自己操作,只要在15个工作日把公司注册下来,就能买一套商住房。”一名房产经纪人轩先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年5月,北京市市建委和通州区*府推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限购*策发布后,通州整体购房限购*策进一步升级。通州,成为全国首个同时对住宅和商业用房进行限购的区域。

新*实施后,居民想要购买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应满足北京市住宅限购条件,商业、办公项目销售对象也限定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不再对居民销售。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看似“严厉”的限购*策,其实仍有漏洞可钻。帮客户注册公司、再以公司名义购房,成为许多开发商应对商住限购的方法。

例如,市民王先生可以缴纳一笔约元的费用注册一家空壳公司,再以公司的名义购买通州的商住房。成交后,商住房并不占用普通住宅购房名额,王先生在满足北京市限购的前提下,再次购买普通住宅仍然算作首套房。

值得注意的是,通州区域的普通住宅在实施限购*策后挤出了大量的投资客,这一部分需求如洪水般涌进了“不限购”的商住产品。通州范围内的商住房价格也曾经一路“水涨船高”,涨幅一度翻了一番。

房屋中介轩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热卖的“朝北”曾在年开过一次盘,当时的售价仅为每平方米1万元。这次销售的房子为开发商捂盘房源,新房均价大概在每平方米3.2万元,他特地强调,“只要想买,限购都不是问题”,做为投资来看,升值空间也是十分巨大的。

可以看到的是,在“不限购”、“抢到就是赚到”的广告语下,不少居民开始蠢蠢欲动。在开盘2天后,”朝北”小区内看房的人群络绎不绝,当即拍板交定金的购房者不在少数。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购买此类商住房的既包括手持大量资金的投资客,也不乏一些刚需人群。可以看到的是,不少开发商在商业属性用地上盖起了LOFT、商务型公寓等产品,某种程度上迎合了部分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

这类商住产品大都为商水、商电,无燃气,某些开发商通过关系还能将做到民水、民电的价格。外观装修、内用水电都极大地贴近于住宅产品,使得不少刚需购房者也开始暗暗动心。

“朝北”的现象并不是个例。早前,位于通州台湖的首开万科城市之光、富力中心、珠江四季悦城都曾推出过代办公司的业务。

然而,通州地区的商住产品,当前不仅卡住了销售端,同时也紧紧地勒住了再交易端。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投资客孜孜不倦地钻起了*策漏洞。然而,这种先当“老板”再当业主的投资方式真的靠谱吗?是否存在“被套牢”的风险呢?

记者了解到,除了缴纳注册公司的费用,企业在购房、卖房的环节中都要交一笔更高的交易税。同时,购房者以公司名义持有房产每年还需缴纳持有税及土地使用税。

链家研究院表示,持有税具体税费标准是:总房款×70%×1.2%,即每年需缴纳总房款0.84%的持有税;土地使用税的缴费标准是1.5元/平方米/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税费每年需按时缴纳,否则会产生滞纳金。

以一套总价万元的商住房来看,每年的持有税就为元,土地使用税55.5元,这种看似规避*策的做法,后期还将面临各种费用。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诱导性的营销模式自然是有问题的,以公司名义购房也会带来很多隐患。比如说购房者对于未来转让方面的风险不了解,忽视了很多费用和隐形成本,每年缴纳税费还需要专门的会计事务人员来完成,诸如此类的支出都应该被纳入到考虑中,这些都是需要购房者自己警惕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