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编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事文化报道40年,原深圳商报知名记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记者从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获悉,知名文化记者、巴金研究会成员楼乘震于1月6日凌晨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76岁。

楼乘震(.7.26~.1.6)

“我早晨起来都不敢看手机。结果,挨到上午十点钟,看手机是楼老师去世的消息。”周立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历历往事,犹在眼前,他心里特别难受。

楼乘震是浙江杭州人,自小喜爱新闻写作,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做工,自学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后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主流报刊任编辑、记者。从深圳报业集团驻沪办事处兼记者站退休后,他仍旧笔耕不辍,继续写作。

《悲欣人生》

40年来,经楼乘震之手写下的人物传记不可胜数,有文化界的文学家、翻译家、艺术家、收藏家,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平头百姓,有外来务工者,有教师,也有学生。常驻上海的他为上海文学界尤其是诸多文化老人留下了珍贵记录。巴金的弟弟李济生先生曾说过:给我拍过照片的记者很多,把照片寄给我的只有楼乘震。年至年,楼乘震将过去采写过的名人访谈、图片影像以及若干书评整理成册,结集为《铁骨柔情》《悲欣人生》《与书同在》三本书出版。

翻阅这三本书,读者仿佛在看一部时代文化史。比如《与书同在》,其中既有楼乘震在改革开放之初发表在《文汇报》上的文艺评论,又有他对43位作家的访谈和通讯,还有他历年来对诺贝尔文学奖相关人员的采访,包括汉学家马悦然,诺奖得主帕慕克,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逐步融入世界的图景。

《铁骨柔情》

年在《与书同在》新书发布会上,楼乘震说:“写作、采访等于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是记者谋生的职业。这个停也停不住。草婴先生以前说,‘我也不是那么年轻,可以浪费时间,我也不是已经那么老了,可以平静地等待死亡。’感谢大家的鼓励。”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认为,楼乘震的写作不仅具有文学意义,也是在为今后的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提供方便。“他写的很多人都已经进入了历史,已经走了,如果他没有留下这些对谈、对话,这些材料很可能就散失了,我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点,这是在抢救文化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圣思观察到楼乘震与采访对象之间一直保持着难能可贵的友谊。“和这么多人交往,人家都能对他产生信任感,而且谈一些和别的记者不一定能谈的话题。”

在上海市作家协会*组书记王伟的印象里,退休后的楼乘震也总出现在各文化报道的第一线,他拿着相机,站起来蹲下去,跑前跑后的。他之所以能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取得很大成就,一是因为执着——即便年纪大了,也一直扮演着记者的角色;二是充满热情,他喜欢文学,喜欢跟各种文学人物交往;三是他抓住了各种机会,把自己的执着和热情很好地表达出来。即便离开了记者岗位,他也能继续用好新的平台,不断延伸自己的文学写作之路。

《与书同在》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原主编束因立就透露,楼乘震的书稿90%首见于《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从年坚持到当下,直到《文化广场》栏目变成了APP,他还在继续供稿。“可以说,楼乘震的写作一直从传统报纸时代延伸到当下这个社交媒体时代。”

在周立民看来,楼乘震是一位深入新闻现场和文化现场的记者,一位有道义感的记者,也是一位有文化积累的记者。“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新闻学在学校里读到本科就行了,还要读什么博士?我理解,他不是轻视新闻学这门学问,而是认为它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是在新闻的一线中学习的学问,而不是在课堂里高谈阔论的空洞理论。我认同这样的观点,也把楼乘震的这三本《与书同在》《铁骨柔情》《悲欣人生》当作文化记者和学新闻的人从中可以学习和汲取经验的难得教材,因为它是一个深入文化现场的一线记者四十年来的辛苦结晶,这里面有新闻事实,也有情感倾向,还有道义的弘扬。它是跑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些尤为可贵。”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罗昕

审读:谭录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