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陈薇郭丁然和兄弟省份相比,目前河南科技创新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年全省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17位,没有“独角兽”企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平台较少,企业创新能力后劲不足。这些问题既是短板弱项,更是主攻方向。3到5年一个科技成果诞生,再经过3到5年才能将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动辄8到10年的一个周期,科技企业能否耐得住寂寞?河南怎样才能走出更多“硬核”科技企业?或许,建龙微纳和仕佳光子两家科技公司的故事能带来一些启发。图说:建龙微纳的研发中心,也是河南省吸附类分子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破技术垄断,提前规范化运营建龙微纳的主营产品是“无机非金属多孔晶体材料分子筛”。这一大串专业术语,可能让人一下子就听蒙了,其实做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筛分分子级物质的筛子”,能够将空气中不同的气体进行分离。“这种新材料起源于美国,国内起步较晚,国内分子筛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建龙微纳董事长李建波向河南商报记者介绍,目前,全球分子筛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中国和日本,在石油化工、煤化工、钢铁与有色金属冶炼、核电等行业,分子筛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经过多年研发,建龙微纳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空气分离、能源化工、生态环境修复、污水处理、环境治理等领域。其中,他们研发的“制氧分子筛”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产品价格由原本每吨50万至60万元人民币,降到了20万元以内。这种“筛子”的作用就是能把氧气从空气筛分出来进行富集,制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过程更便捷。如今,医院里看不到笨重的氧气钢瓶了,这背后就有“制氧分子筛”的功劳。有了这种制氧技术,医院就能够建设“集中制氧站”,医院内管道供氧。“家用制氧机大幅度小型化,从1升机到10升机实现家庭应用。”建龙微纳董事长秘书李怡丹说,更轻便的设备也改写了一些家庭用氧的现状。目前,建龙微纳的分子筛产能和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除国内市场外,产品还销往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图说:建龙微纳的生产厂房要拥抱资本市场,在重视科研的同时,还要注意公司的规范化。对于建龙微纳来说,能够顺利登陆科创板,也得益于提前规范化运营。“年9月建龙微纳就在新三板挂牌。”李建波告诉记者,从挂牌到年11月摘牌这期间,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等进行规范化管理,这就为在科创板上市做了充分的准备。此外,他还介绍,从年建立第一套生产线,到年投建新的产业园,公司在扩大产能方面的努力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新产业园投产后,年到年的产能释放使业绩提升显著,呈现了健康的增长态势。这对于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也是至关重要的。科技企业要“一米宽、百米深”谈到河南如何走出更多优质科技企业,李建波说:“从事科技行业,要坚守‘一米宽、百米深’的态度。”他认为,在一个细分领域不断地深挖,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对于科研企业是很重要的。即便是上市之后,建龙微纳募投的项目,也都是围绕主营业务。“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不断增长。”李怡丹说。建龙微纳在科研方面,除了依托自有团队,还广泛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及大学进行合作。例如,他们在国内合作的大学就包括了河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这样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就能互补。”李建波表示,大学在科研人才和科研设施等方面有优势。而企业在中试、产业化等领域具备优势。将二者进行互补,就可以不断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发展。在建龙微纳内部,管理层鼓励并乐于接纳科研人员的新想法,同时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