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驻京记者宋华
中国人民银行6月8日在网站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其中《深圳市金融运行报告()》(摘要)指出,年,深圳金融业持续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深圳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等工作营造了稳健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报告摘要指出,年,深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圳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提质增效态势。
报告摘要显示,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余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创历史新高;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社会融资增量同比多增.0亿元,与实体经济的复苏节奏相匹配。同时,金融机构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区域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此外,深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和管理呈现新亮点:优化开户服务与账户管理;推进征信市场和征信服务高质量发展;现金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强化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加强可疑交易监测分析;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等。
摘要指出,年,深圳市金融部门将积极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对小微和民营企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推动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推动深圳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落地实施。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持续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扩大金融改革开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为深圳推进“双区”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与服务。
附:《深圳市金融运行报告()》摘要全文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特别是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深圳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纲”和“魂”,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深圳经济增长提质增效
年,深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圳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提质增效态势。
一是内需平稳复苏,外需逆势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5.2%,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进出口规模受宅经济和防疫等相关产品出口拉动,同比增长2.4%。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0%。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主导优势持续扩大,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金融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9.1%和11.3%,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是科技创新对经济拉动作用突出。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2.0%。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2.5%和66.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3.1%。年以来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6.0%。
四是财政支出积极有为,重点领域保障有力。深圳全年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七成;全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约亿元。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提升。年,深圳金融业持续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深圳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等工作营造了稳健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余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创历史新高;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社会融资增量同比多增.0亿元,与实体经济的复苏节奏相匹配。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作用,增强精准性和直达性。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持续提升对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中长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实现信贷支持“增量、降价、提质、扩面”。年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制造业中长期以及外贸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40.9%、42.0%和31.0%。政策传导渠道进一步畅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让利实体经济成效显著。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已全面参考LPR定价,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顺利完成。年12月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42个基点,引导辖内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为市场主体让利.3亿元。
二是金融机构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年末资产总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6.6%;银行业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所回落,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健。证券期货业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管理资产规模超13万亿元,占全国的1/4。证券期货业经营业绩稳中有升,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功能,法人证券公司总资产达2.2万亿元,法人基金公司家数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期货公司盈利能力提高。保险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保障功能持续增强,年末法人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累计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1%。
三是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资本市场融资大幅增长,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证券市场放量上行,深港通交易持续活跃。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票据业务需求回暖,贴现利率下行,再贴现带动票据承兑、贴现增长效应显著。跨境人民币收付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跨境人民币业务推进取得新进展。
四是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积极推动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见效,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科技“两试点、一中心”在深落地。
金融服务管理呈现新亮点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和管理呈现新亮点。年,深圳牢牢抓住“双区”建设和综合授权改革试点重大机遇,推进各项金融改革举措,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一是优化开户服务与账户管理。持续开展跨境代理见证开立个人银行账户试点以及跨境电子钱包试点,督促辖内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和跨境赌博整治工作,构筑大额防疫资金划拨“绿色通道”,指导辖内支付机构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分商户减免手续费。
二是推进征信市场和征信服务高质量发展。指导辖内机构合理调整征信数据上报规则,为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主体”提供灵活调整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等金融支持。增设个人征信查询网点,大力推进企业信用报告线上查询渠道。
三是现金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加大原封新券的投放力度,严格整治“拒收现金”,不断优化拒收现金现场核实和处置流程。
四是持续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展防疫相关反诈骗宣传,强化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加强可疑交易监测分析。
五是国库经理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个税清算汇缴政策平稳落地,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年积极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展望年,深圳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在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创新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等方面大胆探索,朝着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和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不懈努力。但也应该看到,当前深圳经济金融运行仍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演进和影响高度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消费复苏内生动能不足等新挑战。面对上述挑战,深圳将坚定扛起新时代历史使命,深入践行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内外向发力,全面促进消费升级,着力拉动内需扩大有效投资,强化内外贸融合发展,提升外经贸发展质量。
深圳市金融部门将积极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对小微和民营企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推动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推动深圳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落地实施。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持续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扩大金融改革开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为深圳推进“双区”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与服务。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