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编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收藏媒介融合,从报纸广播电视的危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据《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73.0%,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显著。在数字阅读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催生出了一系列数字阅读APP,它们凭借丰富的书籍资源和新颖的阅读模式给人们带来了较好的阅读体验。但这也给传统纸质出版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一、报纸:数字时代的纸媒危机

首先,纸媒受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桎梏。我国新闻媒体具有商业性和*治性双重特征,这就要求纸媒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的原则,并将社会效益放在重点位置。但是,在媒介产业化的进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纸媒都可以华丽转身。

其次,经营模式单一和创新不足导致陷入危机。纸媒面临的危机是受众分流和广告份额大幅度缩减,甚至是停刊,如“新中国第一张晨报”宣布年停刊。新媒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纸媒的业绩构成如此强大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纸媒自身经营模式的局限。如创收渠道单一,整体资本运作能力较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非常薄弱。

二、报纸的发展对策

1内容为王:深度报道提高新闻品质

纸媒在多年的新闻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传统的新闻采编流程造就大量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在纸媒中。因此在独家观点、独特视角的新闻制作上,传统媒体具有新媒体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可以为受众提供新媒体无法替代的内容服务

2资本运作:控制资本运营资本

浙报集团强烈的资本意识使得其抓住了上市机遇、打通了资本融通渠道,通过控制和运营资本,实现了内外部资源的重组,从一家传统报社转型为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传媒集团,进*互联网与大数据产业。

3借船出海:探索纸媒发展新空间

纸媒可以借船出海,与媒体、科技公司、高校、研究机构等联姻,推进纸媒的中心建设,通过技术合作、渠道合作、经营合作等实现融合。如《石狮日报》充分利用纸媒公信力优势,借助我国台湾地区《台湾商报》、菲律宾《联合日报》进行版面输出,在纸媒端首发力走出去。

二、数字化时代,广播的SWOT

S富媒体语境下的简媒体艺术

富媒体时代,广播作为一项只提供声音产品的听觉媒介,广播是一种简媒体艺术。在图像狂欢的今天,这种独特性使其在多种媒介形态竞逐注意力资源中,反而拥有了难能可贵的优势。用保罗·莱文森的话讲,“广播存活下来,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正是由于她从最开始就满足、接近、涉及一个基本的传播模式。

W:媒介特性限制广播规模发展;

广播的特性是受地域性限制的,一方面广播的频率必须有地域的划分,特定的调频波段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才能实现收听;另一方面,广播的内容提供也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比如车载广播中收听最广泛的就是关于各地实时路况信息的交通广播,而这类节目通常只在本地范围内传播。广播媒介的这种地域性使得其观众资源、广告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拓必然遇到瓶颈,难以做大做强。

O:社会老龄化带来新发展空间

广播是媒介的优选,从历史、生理和生活上皆有佐证。首先,老年人普遍经历过广播的繁荣时期,相比于互联网和电视,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伴随式的广播。其次,广播收听方式灵活,伴随性能强。最后,更适应孤独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广播“一对一”的传播方式类似伴侣交流,只闻其声又能赋予更多想象和深度情感的空间,有效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T:听众分流和盈利模式单一,新媒体加剧市场竞争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广播原有的传媒方式受到冲击,由于新媒体具有时效性高、交互性强等优势,人们普遍开始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新闻,广播的听众被严重分流,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同时,一系列网络集成广播和APP的兴起,如荔枝FM、喜马拉雅等等,都给传统广播带来压力,加剧了竞争。

三:数字时代的电视危机与对策

电视自身的缺陷使其陷入困境

首先,电视管理体制僵化,阻碍媒体市场化转型

我国的传统媒体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叠床架屋的机构设置和繁复的管理程序使管理体制僵化不堪。随着媒介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深入,传统媒体纷纷开始跨媒介经营管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然而在这股传统媒体转型的浪潮下,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可以实现华丽转身。事实上,许多传统媒体不过是在原有的体制和机制模式下添加了新媒介的传播渠道,整体的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方式依然延续传统的套路,以至于僵化的机制成为了根深蒂固的转型阻碍。

其次,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遭遇品质危机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力比多”理论,是在强调忽视社会道德和外在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追求快乐作为了最终目的。电视台目前的过度娱乐化的现象,正是对“力比多”理论的完美诠释。电视台娱乐化的传播方式,虽能契合受众的娱乐需求,但是过于看重“受众即市场”,将收视率作为衡量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忽略了电视节目的传播使命,忽视了国家优秀文化的传承的责任,这不利于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

媒介融合的对策:

重回内容价值:以内容资源为核心,建立内容产业生态平台

电视媒体转型的突破口仍在内容,优质视频内容的生产能力仍是电视有别于其他传播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囿于传播渠道的劣势而影响内容生产的优势,这无疑会将电视发展推入更深的泥淖之中。目前诸如央视新闻移动网这样的尝试尚属零星的实践,能够看到,只有重回内容价值,进一步凸显出电视在内容生产层面的优势,才能建立具有内容、互动娱乐、连接、营销、电商等功能的生态平台构建。

创新经营模式:拓宽营收渠道,走盈利多元化经营之路

电视媒体应将触角伸向相关的各行各业,以求在多元化的经营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例如电视剧《何以笙箫默》与电商阿里巴巴合作在天猫同步销售剧中同款商品;深圳卫视真人秀节目《极速前进2》与途牛旅游网合作,使电视观众在节目中看到的旅游目的地和行程,可以在途牛网上同款预定;《舌尖上的中国2》与天猫合作同步销售食材、菜谱等。

媒介融合的必要性:

1新传播格局,提升对外传播能力

媒介融合深刻地改变了对外传播的格局,实现了对外传播能力的提升。在传播理念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宣传”思维,逐渐采用双向的、多元的“传播”理念。在传播场域方面,改变了以官方为主体的对外传播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交舆论环境,构建一条对外传播的新路径。在传播内容方面,改变了以往展示的国家议题,转变为生活议题,会起到情感共鸣效果。在传播对象方面,改变过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