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概念,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年之后,我国的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并具有一定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衰落已成不争的事实。为了摆脱困境,传统媒体业终于放下了权威的架子,开始探索转型的路子。然而,假转型、乱转型的现象随处可见,有的传统媒体即使真转型,也常常以失败告终。互联网不相信眼泪,传统媒体如果不弄明白要朝哪个方向转型,很难实现自我救赎和后续发力。长此以往,即使是金字招牌也只能成为墓志铭。
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业界因此将这一年称为中国的媒体融合元年。
一、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
媒体融合为传统学术期刊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提高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速度,增加学术期刊信息的发布渠道,扩大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增加学术研究成果的获取途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面对一条新的起跑线,传统学术期刊抓住媒体融合的窗口期,通过加强跨媒体融合,探索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手机终端、纸媒与微媒体等多种媒体融合方式,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步伐,趟出了不同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
1.刊网融合模式
刊网融合是近年来学术期刊界研究与实践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学术期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目前形成了三种刊网融合的模式。
第一,合作模式。学术期刊与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期刊数据库合作,利用这些数据库的技术优势、资源聚合功能和市场占有率,间接实现刊物的数字化。这种模式只需与数据库平台签订相关协议,即可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与网络传播。这就回避了传统学术期刊缺乏网络技术人才的劣势,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运营和管理的成本,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第二,自建网站模式。学术期刊主动创建和运营网站,自己管理,自行发布,努力实现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社科学术期刊独立建网站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学者在线”、浙江大学学报网站、新华文摘网、上海大学期刊社网站、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期刊网等。科技类期刊自建网站的较多,这些网站主要的技术支持方为西安三才科技、北京勤云软件、北京玛格泰克、中国知网等。
第三,联盟模式。联盟模式是由业内公认的品牌期刊牵头,创建同行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比如《中国激光》牵头创建的中国光学期刊网,年正式上线,“它集中了国内光学期刊论文最为全面的数据,发表速度快于任何一个平台,检索功能、二次挖掘功能都实现了人性化设计,并初步实现了文献数据一次制作、多次发布的预期。不仅能在电脑上使用,同时也能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这个平台的平均排名约为全球网站前6万位,进入全球网站排名的前1%,是全球文献浏览和下载量最大的光学专业网站。”此外,还有中国地学期刊网,其汇集了种科技期刊,涉及40余家主管单位、家主办单位,是以专业平台带动期刊汇聚的典范。
2.开放存取模式
开放存取(OpenAccess,简称OA),原指图书馆领域的“开架借阅”,后被赋予新的内涵,即在互联网环境中以自由、开放、共享和免费方式获取并利用学术信息的一种出版、交流模式。国内OA期刊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特别是自科类期刊的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早在年,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就有种在自建网站上实现了OA出版,可让用户免费浏览期刊全文,加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首席医学网、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平台实现OA出版的期刊,据保守统计,中国OA期刊的总数接近种,约占中国期刊总数的10%。有学者将实现OA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归纳为三大类11种具体模型。第一类为传统印刷期刊+后印本存档模式,具体包括个人主页开放存取、个人博客开放存取、网络集成代理开放存取和电子印本开放存取仓储4种模型。第二类为混合型OA期刊模式,包括双重模式开放存取、延迟开放存取、部分开放存取、开放存取索引4种模型。第三类为创建型OA期刊模式,包括基于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受资助的开放存取和多元融资模式的开放存取期刊3种模型。
中国社科类期刊的OA出版远逊色于自科类,但仍呈现增长趋势。有学者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种来源期刊做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截至年8月,其中73种期刊实现了OA出版,占总数的13.6%。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种来源期刊,有种期刊实现了OA出版,占总数的22.5%。尽管社科类OA期刊还存在地区和学科分布不均、上网时滞严重、全文回溯时间有限等不足之处,但开放存取已经成为获得学术信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