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编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新观察在一鉴阅读细品余海波摄影集 [复制链接]

1#

读创/深圳商报文化评论员杨青

进入不惑之年的深圳,民间文化细胞越来越繁多也越来越活跃。9月11日,旁听了“一鉴阅读”第五期活动,深圳一众文化人聚成一个小而美的集会,以《城的人?人的城?——存在、主角与割裂》为主题,认真审视打量深圳著名摄影家余海波的摄影作品集《模糊的边界》,在一个40年前就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闻名的现代移民城市,这样纯粹而专业的专题研讨,有点奢侈。现场火花四溅,金句迭出。

余海波的这本摄影集是四年前出版的,但放在一鉴阅读第五期的平台上觉得刚刚好,深圳刚刚走过四十年,在座的各位新老移民每人揣着一肚子和深圳相遇的故事,和影集里的图像各种碰撞和交集,大家都有话要说。

“一鉴阅读”是今年春季开启的邓一光文学艺术工作室项目,由著名作家邓一光发起,飞越彩虹合唱团团长王芳作为工作室负责人主持策划,邀请深圳各行各业资深阅读人士参加的公益性质的深度阅读分享平台。

王芳说,邓一光老师对每次“一鉴阅读”的主题分享者既有要求又有期待,希冀每个人都能说真话,对作者有批评,大家可以真诚地互动起来。对主持人来说,这个要求难度不小。

《模糊的边界》影像聚焦的是30多年来余海波在深圳定格的人和事的瞬间。黑白照片打头,影像粗大的颗粒的固定的深圳的往昔瞬间一下子把读者拉回到过去的时光。

余海波说自己刚来深圳,花了两个月的工资只能买得起尼康FM2的机身,还配不起镜头,每晚下班忙完后,洗干净手,取出没有镜头的相机,空按几下快门,听“咔嚓咔嚓”的声音过过瘾,后来又花了半年的时间才攒起钱配上了镜头。

在武汉大学就率先实验观念摄影的余海波,来到深圳后一头扎进了纪实摄影的海洋里,停不下来。从照片到纪录片,从一个人拍照到联手女儿合作拍纪录片,《中国梵高》在国内外获奖无数。

他说自己当时择业根本不在乎能赚多少钱,关键是有没有机会拍片子。因为当时还是黑白胶片时代,胶卷很贵,不能放开拍。

邓康延问:“画工”这个词最早是谁发明的?

余海波认真思考了一下说,应该是他第一个用的。

大芬村无数靠临摹名师名画存活的工人们,从此有了一个专用名词叫“画工”,介于画家与工人之间,是深圳这个移民城市出现的新型工种,也是行外的又一行。

深圳图书馆副馆长肖容梅说她的女儿看了余海波的这本画册后,很惊诧:这是深圳吗?在她眼里深圳就是高楼大厦,就是车水马龙,就是繁华似锦。而余海波镜头下三十年的深圳,有的地方和角落分明就像贾樟柯镜头下的十三张小县城一样,破旧又窄小,面临一轮轮的拆迁。对于间隔出现在摄影集中的余海波一家的照片,肖容梅一开始试图寻找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继而又释然,作者在纪录他人的同时,也在纪录自己。

深圳两馆馆长颜为昕是早年的深二代,,持有深圳最早发的儿童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深圳上起,深圳每五年一度的市里大庆他都没有漏过,最早作为小学生代表上台献花,年香港回归前夕,凭他在深圳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的敏感和直觉,能精准地猜出香港首位特首是董建华。

作为资深深二代,和余海波镜头下偏僻非主流的角落有太多的交集和共鸣,他说自己年来到观山美术馆第一天,馆长问提醒他:哪怕为这个城市记忆当中留下了一句话或者一张照片,那也是这个美术馆最核心的。今年两馆的卡普尔展可以说是颜为昕替深圳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展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众,只包机飞来深圳看展的平均三天一架。

在他看来,余海波的摄影集是送给深圳这个城市的一个特别美好的礼物。

辜晓进老师认为余海波的人文摄影,与其说镜头对准的是人,不如说他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