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重庆大学博物馆一场艺术展引发的赝品质疑,10月15日,重庆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已成立专门工作组,核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近年来,从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元代藏品引发质疑到北师大捐瓷风波,高校博物馆似已沦为藏品争议的重灾区。
(图片来源:重庆大学官方微博)
突发赝品质疑
日前,一篇题为《重庆大学耗资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的自媒体文章将刚开馆不久的重庆大学博物馆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该文章对重庆大学博物馆“大象有形——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展”中部分展品的真伪进行了质疑。
该文章指出,馆内有仿制后母戊鼎的“商代兽面纹牛鼎”;造型来自平朔秦汉墓或海昏侯墓、高达一米多的“汉代雁鱼铜灯”;仿制南京博物馆元青花梅瓶的罐子;仿制国家博物馆鲜于庭墓骆驼载乐俑的陶俑;“一米多高”的康熙年制官窑瓷器;仿制四羊方尊的乾隆年制瓷器等展品。
(图片来源:《重庆大学耗资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文章截图)
10月15日,针对网友的质疑,重庆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重庆大学已成立专门工作组,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该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根据此前《重庆日报》的报道,10月7日,重庆大学博物馆在虎溪校区开馆,并举办了“大象有形——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展”,所有展品均由重庆大学教授、著名收藏家吴应骑捐赠,包括玉器、青铜器、陶瓷器、佛造像等类别,共计四百余件。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吴应骑为重庆大学原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要著述有《怎样鉴定当代中国画》、《怎样鉴定中国古代瓷器》、《怎样鉴定中国古画》等。
目前,重庆大学博物馆已经闭馆。北京商报记者就重庆大学博物馆赝品质疑一事致电重庆大学方面,对方的回应与前述声明内容基本一直,并表示工作组的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
重庆市文物局博物馆处一名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重庆大学博物馆是一个民间博物馆,未在该局报备审批。目前,重庆市文物局已就此事介入调查。
根据文化部年发布的《博物馆管理办法》显示,申请设立博物馆,应当由馆址所在地市(县)级文物行*部门初审后,向省级文物行*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申请设立非国有博物馆的,应同时提交博物馆章程草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中国文物协会青铜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中信表示,“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无论是设立公立博物馆还是民营博物馆,都应向文物部门报批。重庆大学博物馆未经过文物部门报批,这显然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多所高校频“踩雷”
立足于“高校”背景似乎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建立增添了更多的学术权威性,然而,近年来高校文博机构却频陷展品真伪风波。有业内人士指出,很多民间展览都通过模糊年代概念和展览名称的方式打擦边球,尤其对于古代文物,不同的鉴定专家对同一件文物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与重庆大学博物馆情形相似,浙江师范大学的陶瓷艺术馆创建时藏品也来自于校友捐赠,为学校美术学院退休教师李舒弟的收藏。年6月正式开馆时受到“假的离谱”的评论和质疑。浙师大校方当时强调,多数展品被标明“未经鉴定”,仅供观者欣赏。与重庆大学不同,浙师大内的机构以“艺术馆”为名;根据原先规划,浙师大有意将陶瓷艺术馆打造成一个集教育、科研和公共文化推广的文化平台。但北京商报记者搜索浙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