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编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总结我在商报这半年 [复制链接]

1#
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zghy.org.cn/item/455360344477323264
按:到年底,大家都在写年终总结。写总结,可以让人暂时放慢平时匆忙的脚步,给忙忙碌碌的工作按下暂停键,回顾一下这一年走过的路,看看有哪些经验,有哪些缺憾。对所有人来说,生命中的高光时刻和至暗时刻都会存在,生活的路不会一直一帆风顺,也不会一直坎坷不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平静面对生活中的悲喜;保持一颗平静沉稳的心,微笑面对生活的离合。对于逝去的一年,我仍然无法完全放松地坐下来思考。上周,应北京新闻广播邀请,在《编辑部的故事》节目中接受采访,跟主持人李雷聊了聊到《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工作后的体会。我事先根据问题提纲做了回答,跟现场节目稍有出入。我想把它贴出来,作为一个小小的总结。节目据说要在年1月3日播出。北京新闻广播风云出版社: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嘉宾: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长、总编辑宋强1、《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创刊于年,当时叫《图书发行》报,那时候成立的背景是什么?定位是什么?当时成立的背景是新华书店,从延安过来成立了新华书店总管理处。当时所有的新华书店都是归新华书店总店来管理的。所有的出版社出书之后,都是把书先发到总店,总店再向各个地方来进行分发。相当于一个总的中盘商。当时创这这个《图书发行》报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行系统新华书店系统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是传递新书信息,另外一方面是传递行业主管部门的*策要求。它当时的定位就是为出版业服务尤其是为发行业服务。2、《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经历过几次改名,开始创刊时叫《图书发行》报,年更名为《中国图书商报》,年又更名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这两次改名的原因是什么?《图书发行报》的指向性特别明确,就是发行。但是实际上又需要报纸为整个出版业来服务,出版业有上游有下游,如果说下游是发行的话,那上游就是出版社,所以改名《中国图书商报》,就很明确的把图书作为一个核心凸显出来,就是以图书为中心,把上游下游全部带起来。当时在出版业的报纸带一个“商”字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出版业被普遍认为是一个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化程度是非常不高的。在年的时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建立。我们的报纸直接把“商”字带上去,我觉得是有引导性和前瞻性的,就是要力主发挥出版社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来真正地发展文化产业,用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出版机构的变革,推动出版业的变革。年更名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因为出版行业不仅是在出版图书了,同时也在大量开发电子书、有声书,同时还以图书为核心开发影视开发图书IP,所以更名是很及时的。更名之后,指向性就更加明确了,我们不仅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