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秦文化专辑
徐卫民教授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内容提要:秦都咸阳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咸阳在修建的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充分的改造和利用。利用的部分主要表现在对山川河流的利用;改造部分则主要表现为修建通向全国的道路和交通网,修建众多的关隘,以保卫咸阳。与此同时,由于都城的所在,也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关键词:秦咸阳环境改造与利用
秦都咸阳位于现在咸阳市东的窑店一带,是秦孝公十二年从秦都栎阳迁来的,后经过几代秦王的营建,已初具规模,在那里建起了咸阳宫和仿六国宫殿建筑等。随着秦国国力的不断强大,都城人口的增加,秦便将都城从渭河以北向渭河以南发展和迁徙,在渭河以南修建了兴乐宫、甘泉宫、信宫(后改为极庙)、章台等,特别是修建了上林苑和阿房宫等大型建筑,其主旨就是要把秦都城从渭北迁到更为宽阔的渭南,形成了“渭水贯都,以像天汉”的都城布局。
秦都咸阳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咸阳在修建的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充分的改造和利用。利用的部分主要表现在对山川河流的利用;改造部分则主要表现为修建通向全国的道路和交通网,修建众多的关隘,以保卫咸阳。与此同时,由于都城的所在,也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一
谈到利用,实质上是说秦在长期的发展中能够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选择更为有利的自然环境。秦都城之所以多次迁徙,正是在不断地寻求更适宜于发展的地方,由最初偏居西垂到后来迁至关中的咸阳,才真正找到了最佳之地。
.秦人之所以最后定都咸阳,是因为咸阳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作为都城。
关中是指西起宝鸡,东到潼关的渭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南有秦岭,北有北山山脉。渭河流域低而平坦,河水长期冲积泛滥,形成肥沃的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渭河是关中的一条最重要河流,南北两岸又形成了众多的、大大小小的支流,关中的河流像一条条裙带一样,缠绕在渭河的南北两岸,除了著名的“八水绕长安”的泾河、渭河、灞河、沣河、浐河、潏河、涝河、滈河外,还有其它河流等,水资源是相当丰富的。秦都咸阳之所以形成“渭水贯都”的格局,实质上正是秦人利用渭水的自然资源,既使都城咸阳显得有生机,又可以充分利用渭水作为城市人口用水,解决了城市水源问题。笔者认为这是秦人继承了周人将都城营建于沣河两岸的传统,这一方法成为后代建城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所在。
丰富的水资源是发展关中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了这些河流本身具有的天然灌溉条件外,秦人还利用水系之间的关系,开凿了从泾水到洛水的郑国渠工程,从而使渭河北边的大部分地区受益,渠道正好修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灌溉面积,全渠长达余里,它的修建对当时关中农业生产乃至秦统一全国都起了很大作用。“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①
除了密如织网的河川之外,关中地区当时还有繁若群星的湖泊池泽,如位于汧水上游的弦蒲薮,位于三原、泾阳两县之间的焦获泽,以及咸阳附近的镐池、兰池等。从而反映出当时的关中大地之上,河湖纵横,水网密布。
关中的土壤在当时的全国也是上等的,在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当时的关中属雍州,而雍州在九州中的土壤是最好的,即上上等,“厥土唯*壤,厥田上上”。*土具有易于耕作和肥沃的特点,从而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中地区秦时森林、植被是茂盛的,“有户、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②当时除了渭河南边的秦岭和渭河北边的山地有繁茂的森林外,即使在关中平原上也有众多的森林,这里的河谷冲积平原及河流两侧的阶地,都有大面积的森林分布。
关中地区多样的地形、丰富的物产为秦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饶,左陇蜀之山,右关崤之险。”③张良也云:“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④.
司马迁说得好:“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⑤
正由于关中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因此,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发达地区,它是*河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来秦定都咸阳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中有易守难攻的*事地理优势,这也是秦定都咸阳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中为四塞之地,东有*河为阻,南有高大之秦岭,西为陇山,北有岐山、九嵕山、嵯峨山等,层峦起伏,道路险阻,易于设防,对外来往就靠几个关口,即东边的函谷关,南边的武关,西边的散关,北边的萧关,因而固若金汤,历代被人们所称颂。“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左关崤之险。”⑥“左居函谷二崤之阻,表以终南太华之山,右界褒斜龙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隈,汧涌其西,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⑦.
由于秦据有易守难攻的*事地理优势,故在对外战争中常常是主动的。只要守住各个关口,敌人就很难进入,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如司马迁所云:“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摈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以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秦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⑧优越的*事地理优势,对于秦建都咸阳乃至于统一全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咸阳周围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但为了确保都城的安全,秦仍然在险要和重要的关口修建了不少的关隘。秦的东大门利用崤函之险,有函谷关把守,函谷关的故址在河南西灵宝县旧城西南。之所以名为函谷,是因为这里山路狭窄,路旁也是陡峭的高崖。崖上到处都是松柏树林,遮盖着道路,行路的人在狭谷中看不见天日,因名之;又因“路在谷中,深陷如函,故以为名。”最早称函谷关是在公元前年,此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函谷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条道路是秦通往东方最方便的通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秦若能控制函谷关,进可以出兵关东,退可以守住关中大门。正如司马迁所言:“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⑨事实正是如此,函谷关在秦东进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到战国后期,随着秦国力日益强大,统一全国成为不可抗拒之势。于是东方六国便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凭借函谷关的有利地势,多次挫败东方各国的联攻。.
武关是通向东南的重要通道,由于位于函谷关以南,因而成为其南侧翼关,成为进攻关中所利用的迂回之路。秦始皇东巡曾三次经行此道,秦末的刘邦也是由此路先项羽入关。秦只要能守住此关,就可以在对楚国发动进攻时,掌握主动,秦所以能战胜强大的楚国,与此关有一定的关系。
大散关自古以来就是秦蜀咽喉,是秦与巴蜀、汉中交通的要冲。《读史方舆纪要》载:大散关“扼南北交通,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大散关东临绝涧,北倚高峰,居于南北道路的最高处,对南北两侧均据建瓴之势,通过大散关的孔道,历史上称为陈仓道,守住此关,秦在对东方的战争中就无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保证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
关中地区既是天下肥沃的所在,又是形胜所在。所以《荀子·强国》云:“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二
作为都城,必须有完善的交通,才会有高的办事效率,才能实现有效的统治,这一点对于刚刚平灭六国、实现统一的秦显得尤为重要。秦定都咸阳后,为了加强统治,修建了不少的道路,特别是在统一天下以后,更是大规模修建了通往全国的道路,使得咸阳通达各地的交通非常方便。下面分为都城内、外两部分来叙述。
1
都城内交通
咸阳宫是建都咸阳后在咸阳原上修建比较早的宫殿,“因北陵营建,端门四达”,后来随着秦国力的不断加强,以及都城发展的需要,秦便将都城向渭河以南发展和迁徙,在渭河以南修建了众多的宫殿及宗庙。到秦始皇时,明确提出在渭南修建朝宫,都城明显向渭河南面扩展迁徙。《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始皇帝三十五年,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又修建了兴乐宫,形成了“渭水贯都,以像天汉”的布局。⑩既然秦已把都城向渭河以南发展,故营建一个大桥贯通渭河南北是非常必要的,横桥便应运而生,横桥的修建始于秦昭王时。《三辅旧事》云:“秦于渭南有舆宫(即兴乐宫),渭北有咸阳宫,秦昭王欲通二宫之间,造横桥。”
横桥修建于秦昭王时,其规模据《三辅*图》卷六云:“广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百二十二梁。”据文物考古工作者考察,在咸阳市窑店镇南的东龙村以东米处,渭河北岸上发现一条南北向道路,东西宽50米,路土厚0.3米,上距地表深1.4米,路筑于生土上,两侧为汉代文化层,该道路是秦都咸阳遗址中发现的道路中最宽者,向南恰与汉长安城的横门相对,北为牛羊村在村东西的二道原和半原区,是秦都咸阳的渭北宫殿区。上述的路迹无疑是秦都咸阳南北交通的干道,南接横桥。
除此而外,秦还在都城内及与离宫别馆之间修建了复道、阁道、甬道。.
秦始皇二十七年筑驰道的同时,又在秦始皇陵墓和几座大宫殿之间“筑甬道,自咸阳属之。”甬道是两侧筑墙的通道。《史记正义》引应劭的解释:“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史记集解》引应劭云:“筑垣墙入街巷。”此后甬道愈筑愈长,关中凡通宫殿的驰道,道中都筑有夹墙作为甬道,专供皇帝乘金根车通行,“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
复道也筑得不少,秦始皇二十六年筑六国宫殿时,“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三十五年建阿房宫时,又“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裴骃《解集》引如淳的解释:“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即在宫殿楼阁之间有上下两重能道,上面是用木料架设的空中通道,有似现在之天桥。从秦渭北宫殿殿址之间尚存带状夯土连接的迹象看,下面是夯筑,上面是木构,复道的木构部分就建筑在夯土之上,通过复道可以直接到达宫殿的高层。
阁道秦始皇时筑了两条,一条是阿房宫前殿“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另一条是从阿房宫“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这一条原是甬道,后来改为阁道,把朝宫和秦始皇陵园连接起来。
2
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车涂异轨”,城防巨堑,关塞亭障,严重阻碍*治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秦始皇为了实行全国统一,修建了由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四通八达。不仅修建了驰道,而且还修了直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先实行“车同轨”,从公元前年开始大修驰道一直持续到秦灭亡。驰道就是驰骋车马的宽广的道路,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路中央供始皇通行,列树标明,两旁任人行走。据《汉书·贾山传》云:“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充分反映出驰道的雄伟和宽阔气势。
这些驰道都是以咸阳为出发点,通向四方,是我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它对于全国*令的通达,抵御落后部族对内地先进地区的侵扰,加强各地文化的交流,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秦始皇沿驰道五次出巡,就是要从*治上达到慑服原六国的统治者的目的。
从秦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如下:
第一、从咸阳顺渭河东行,出函谷关到关东。这条道路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这条道路的往来就更加频繁。其在关中的大体路线为咸阳、霸上、豁口、斜口、零口、潼关等,这条道路就是前面说到的“东穷燕齐,南极吴楚”,它在诸侯争霸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汉以后与东方和东南的联系基本上使用这条道路。
第二、由咸阳向西行,这条道路叫“回中道”,因中途建有回中宫得名。其回程部分从陇山道而返关中。这条驰道当是从首都咸阳出发,沿泾水,过今淳化县向北到甘肃省的宁县、合水、庆阳,然后向西南方向折至今渭源、陇西、天水,再东北通过陇山,沿洮河经今陇县、千阳、凤翔向东至首都咸阳。秦始皇第一次出巡,所经地区就是沿着这条路行进的。
第三、从长安向东南,经商洛,出武关,到湖北。因途经蓝田谷和武关,所以称做蓝武道或武关道。这条利用丹江和汉江流域的交通道路在对楚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由咸阳向东北,经栎阳、大荔,渡蒲津,到太原。秦晋间的交通,在周秦时期并不在河南的崤函附近,而是在渭河以北及涑水流域。这可从秦晋或秦魏两国间发生战争所涉及的地区得到证明。这条道路在秦与晋、秦与魏的争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由咸阳到西南,通过子午道、陈仓道等到达巴蜀。秦在通向南及西南的交通要道口上均设有县,如杜县、周至县、户县、眉县、陈仓县等,反映出交通的重要性。业师史念海先生在《汉中历史地理》一文中认为:秦国在秦岭上修筑的栈道,至少有两条。刘邦破秦之后,受项羽封号,称汉王,王南郑各地,汉王之国,是由杜县南行。杜县在现在的长安县境。这分明是后来所称的子午道。后来由南郑北归,却是别由故道。故道是秦汉时的县名,故址在现在凤县附近。县名以故道相称,分明是以前的旧道。由这条路北行,就到了秦岭之北的陈仓。
除驰道而外,还有直道。《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蒙恬列传》也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司马迁随汉武帝北巡时路经秦直道,他说:“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见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⑾.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直道之兴建,是始皇帝下令的,而监修这条路的是镇守长城沿线的将*蒙恬。另外这条路是由首都咸阳和林光宫直抵北部边境城镇云阳和九原的一条*事性质的道路,因此需修建成一条便近的道路,以直为至上要求,这样才能缩短行程,节省时间,所以需“堑山山谷”,无法寻河流绕道而行。
对秦直道,学人多有研究和考察,史念海先生对直道遗迹的一些现状和途经路线有很好的研究,认为秦直道起由秦林光宫,沿子午岭主脉北行,经旬邑县石关,*陵县艾蒿店,陕、甘两省交界处的五里墩,至*陵县兴隆关(沮源关)后,沿子午岭主脉西侧的甘肃省华池县东,至铁角城、张家崾岘,又直北经陕西省定边县东南,复折东北方向达内蒙古乌审旗红庆河、东胜县西、昭君坟东,至内蒙古包头市西,即秦九原郡治所九原县。这个结论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给秦直道沿途所经路线画的一个比较详尽的线路图。⑿
直道南北长约公里左右,南起秦林光宫,其遗址在今淳化县的梁武帝村,它既是行宫别墅,供皇帝避暑时用,又可以说是北方防御匈奴的指挥部,由这里急行*,快马加鞭,三天三夜即可以直至阴山脚下,抗击匈奴南犯,皇帝可由此线北巡边疆,来回便捷、省时。据现在勘察情况看,直道在修建时充分利用了各种有利地形,以尽可能取直,可谓我国最早的高速公路。.
前些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咸阳的钓台附近发现两个古桥遗址,经过发掘及进行年代分析,认为是秦汉时期的。但对这两桥的用途则意见不一,一种意见认为是汉唐西渭桥遗址。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古沣河桥遗址。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即认为这座桥是当时秦通向西南过沣河的必经之地。之所以认为是沣河桥,首先是因为这条河本身就是古沣河,《水经·渭水注》云:“沣水出丰溪,西北流分为二水,一水北流为枝津,一水西北流。”沙河正是西北流的那支河流。这是古今学者的共识。因此从秦汉到隋唐时期在沙河古道上建立的桥只能是沣河桥。
认为此桥为西渭桥者理由为:沙河是渭河北移后留下的渭河古道。笔者觉得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虽然渭河在从咸阳至西安一带有北移现象,但并不是每一段都是如此,特别在吕村至咸阳这段渭河由于河道狭小,这一段的渭河两岸均为黑红色胶泥参杂姜石土层,非常坚硬,河水不易冲动。河床在这一段较窄就是河水浸蚀不动的有力证据。
从大量的考古、文物普查资料看,在今渭河以南的马家寨、胡家村均保存有西周、秦、汉等时期的遗址,也证明了渭水在此区间并无大幅度移动的情况。在渭河北岸两寺渡以南至吕村沿渭河一带,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大面积汉代建筑遗址,除出土大量的汉代柱础石、砖、瓦等外,还出土了“百万石仓”瓦当,经有关专家考证认为是汉细柳仓遗址,它的发现不仅成为研究沣、渭交点位置的有力证据,同时也成为说明渭水在此处并未北移的又一证明,因为据有关史籍记载,汉细柳仓位于渭水之北,沣、渭交会之处。这一切都说明了渭河河道在该段自秦汉以来是基本稳定的,从而否定了沙河桥是古西渭桥这一观点。
况且,修建西渭桥的目的是为了出汉长安城便门通过渭河直趋茂陵,如果把沙河桥定为汉唐西渭桥其一绕路行走,不能体现出方便,其二沙河桥为南北向,又不能体现“其道易直”,当时的人绝不会舍近求远,先西南而行,渡桥后,再西北“以趋茂陵”。
实际上西渭桥遗址以前已被人们发现,只是未经发掘而已。咸阳市文物工作者曾经实地考察过西渭桥遗址,年大旱时,在咸阳西南文王嘴一带的河床内暴露出一古桥址。.
由上可看出,沙河桥遗迹应为秦汉时期的沣河桥。为什么要修建这座桥呢?这是因为秦汉时代,现在的户县、周至都是关中设置较早的大县,当时属秦汉皇家的苑囿范围之内,因而便成为帝王贵族必去之地,同时通过这里又是进入汉中、巴蜀的要道,所以修建一座横跨沣河的桥梁是非常必要的。
年西安市考古工作者又在汉长安城的西南角发现一汉代木桥遗址,规模宏伟。错落有致地耸立着多根木桩。露出沙层的木桩参差不齐,高的足有2米多,低的有1米左右,整体呈“一”字形向东延伸有20多米长,而向西厚厚的沙层中似乎还埋藏着更多的木桩。据考古专家初步推测,该木桩遗址处于汉长安城汉建章宫遗址、汉太液池遗址东南方向,同时又在沙层里发现有汉代文物遗迹,因此这些木桩可能是汉长安城外一座规模较大的木桥遗址,当时岸边或桥上应该还有不少建筑物。考古人员分析,这些木桩发现时残缺不全,有的浑身炭黑,有明显的焚烧痕迹,因此这座桥可能毁于一场大火。这些木桩的木质相当坚硬,刚发现时还可以嗅到木头的香味,考古人员已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对木质进行采样鉴定。
专家表示,从已发现的木桩来看,这座汉代古桥规模应该比较庞大,木桩数量之多,也是西安市目前发现最大的古木桥遗址,因此,它对研究西汉时期的水文变迁、道路桥梁建设以及当时的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悉,该发现在国内也属罕见,国家文物部门已有专家前来考察。(华商报年6月26日)
咸阳的对外交通在都城建设中和以后巩固都城中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秦统一六国后,面临六国旧贵族势力的反抗和匈奴的侵扰两个问题,兴修驰道乃是巩固中央集权的一项措施。驰道经过六国的一些旧都就是为了能够及时的运兵镇压旧势力的反抗。楚国先后都于郢和寿春,从咸阳出武关的驰道可以通达郢,寿春又是彭城至衡山的驰道经过的地方。太行山东麓的驰道可以到达赵都邯郸和燕都蓟。秦始皇利用驰道巡视许多地方。统一六国之前有三次到关东去,一次至洛阳,一次到邯郸,一次到陈(今河南淮阳)。统一六国后,先到陇西、北地,又到关东四次。由此可见道路在保卫*权、保卫国都的作用是明显的。
除了以上所讲道的陆路交通以外,秦时还利用关中多水的有利条件,使用水上运输,特别是利用渭河的有利条件,将东方的大量物资运至咸阳,以满足都城所需。
三
咸阳作为秦的都城达年,是全国的*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势必有众多的人口集中在这一地区。秦时多次征调外地人以实关中,秦始皇二十六年(前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⒀秦始皇三十五年(前年)又“徙三万家于丽邑,五万家于云阳”。⒁无疑为关中地区增加了众多的人口。.
人口的大量增加,首先必须增加粮食供应,就必然要大量增加耕地面积,这便意味着对森林和植被的破坏,也就意味着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河流中含沙量大,形成水患,留下一系列后遗症。
作为*治中心的都城,则势必要大量建造宫殿及离宫别馆,修建帝王陵墓,这些建筑必然带来对森林的砍伐。中国古代的宫殿均为土木结构,因此木材用量特大。加之秦人好大喜功,都城咸阳规模宏大,横跨渭水两岸,在咸阳周围的离宫别馆达座,“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⒂“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⒃必然造成对大量林木的破坏,秦阿房宫的修建更是大兴土木,“规恢三百余里”,造成“阿房出,蜀山兀”。难怪《盐铁论·散不足》云:“宫室之侈,林木之蠹也”。
当时修建秦始皇陵所用木材,“其总数恐将达数万立方米”。⒄正在发掘中的秦兵马俑坑,其上全用棚木覆盖。二号坑现清理出的棚木有多根,大多是圆木,以松木为主,直径多在30—40厘米之间,长度一般在4米左右,最粗的一根直径达61厘米,最长的一根12米。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秦始皇陵的其他陪葬坑也均用到大量木材。考古工作者在秦都雍城钻探秦公陵圆,仅发现的秦公一号大墓“椁体像一座巨大的平顶木屋,主椁有三层,用巨形木套接,椁木为松木,用长短方木两千根以上”。⒅*肠题凑墓要用很多木材,不仅雍城秦公大墓如此,秦的东陵、秦始皇陵也是一样,而且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人通过对咸阳周围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既确保了都城的安全,带来了附近的繁荣,同样也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后来的汉、唐仍然以关中作为都城,应该说对关中的利用和改造超过了秦,同样也对关中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在现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们必须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开发的前提,保持社会发展的后劲,造福于子孙后代。
注释
①《史记·河渠书》。
②⑤《史记·货殖列传》。
③《史记·刺客列传》。
④《史记·留侯世家》。
⑥《史记·苏秦列传》。
⑦班固《西都赋》。
⑧⑨⒀⒁⒃《史记·秦始皇本纪》。
⑩⒂《三辅*图》。
⑾《史记·太史公自序》。
⑿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年3期。
⒄袁仲一《从秦始皇陵的考古资料看秦王朝的徭役》,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文选》,西北大学出版社年版。
⒅白建钢《秦公陵墓之谜》,《光明日报》年7月13日。
本文原载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年第5期,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引用请查阅原文。
秦文化专辑组稿:史*社
编辑:陈运影
我们致力于学术传播!
徐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