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编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图编II他们都在说ldquo图片 [复制链接]

1#

致图编

II

自7月22日摄影月报“国内一线媒体图片编辑访谈录”推出后,引起了很多业内反响,鼓励、自省和批评扑面而来。

虽然我在《致我的图片编辑同行》一文中说“希望能借此促进图片编辑群体的内部交流,并能激起更多的业内回响”,但回响之大我始料未及。更准确的说,我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没有全面地去考虑可能的影响。

我遗憾自己没能把这个专题操作得更好,譬如访谈中的互动和思想碰撞较少,对行业内的新旧问题涉及不多不深,访谈形式还可以更加有效和活泼等。

更重要的是,这个专题来得似乎太迟了,甚至有些“不合时宜”。

曾经在一线做了多年图片编辑,甘苦参半,我知道自己是一个“群体”中的一员,虽然这个群体中的人散落四方、联系不多,像时隐时现的天边的星。

每天都有海量的新闻照片通过媒体传播给受众,并最终进入历史存档。新闻照片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隐藏着图片编辑大量的背后劳作。这些图片编辑是很小众的一群人,他们的作用是那么必需,他们的价值却又那么隐性。

在中国,图片编辑的职业化进程缓慢迂回。人们仍在说:图片编辑到如今仍然只是一个岗位,行业整体水平不高,没什么成就感,一切都是老问题……

我想,在谈到各种“问题”之前,前提首先是让一个群体“浮上水面”。

我有些自不量力,但是我愿意为我的同行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新华摄影月报》这本内刊的编辑,我也希望促进57号大院内外的有益交流。

现在

摄影月报将开始推送更多人

关于图片编辑的“心里话”

这些回响文字

真是更加深入、更加精彩

更加尖锐、更富营养

他们在说的,是当下,是过去,也是未来。

今天首先推送的这篇是“众说”,短句都是精华,作者很多“大腕”。随后还有丁玫、陈小波、严志刚、任悦、陈*等人的几篇独立文章。

专题访谈推出后,一个礼拜内,我收到同行、前辈发来的多字反馈。为保证阅读质量,我不得不遗憾地将这些文字作些删减,其中一定会有不够妥当之处,在此一并致谢并致歉。

说实话,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或是一件无甚用的事。我真想就此“收手”,因为生活那么丰富又多元,而下一期刊物还没有着落!

摄影月报王诺(年8月1日)

他们都在说“图片编辑”!

栏目主持/摄影月报王诺

(以下无排名,当然也不分先后)

赵青(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副主任)

今天,图片编辑或者新闻摄影的困惑只是整个传统媒体困惑的一部分。这种访谈,也许放在十年前更合时宜,更有价值。因此,谈论图片编辑工作与生俱来的老问题,似乎不如谈论图片编辑如何自我调整以应对新媒体更为实际。

柴继*(CFP视觉中国总裁)

图片编辑的工作业绩认定,标准比较模糊。这个事情是需要解决的。我的想法是,年度图片编辑评选,编辑提交一部年度的业务自传,图文并茂地总结呈现整年的工作心得、工作方法、工作规律以及成果,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反映图片编辑工作的方式。

李楠(南方周末图片总监)

看了亦喜亦忧。喜的是当然有进步,出了不少优秀的编辑;忧的是图片编辑工作的机制、层次、问题、环境等,与十年前竟无太大(本质)区别。所以到现在,图片编辑还只是一个岗位,而远没有成为一个职业。

我认为图片编辑的工作目标应当有以下三个层面:1、运用专业手段使图片价值最大化。2、使图片突破摄影边界,进入社会公共话语空间,发生作用。3、利用在公共话语空间产生的影响力,返身推动摄影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图片编辑是在第一个层面发挥效能,因此,图片编辑工作仍有相当大的开拓空间。

曾璜(新华社高级编辑,华晨影像顾问)

“小编辑”之所以“小”,是因没出“大”活。做几个好展,好报道,提升摄影师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自然成为“大编辑”!现在大多编辑只是“photodesk”的角色,当然只能“小”。

任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看过之后很多感慨,一切都是老问题,这倒是一个问题。图片编辑的生存状态仍然很尴尬,甚至可以说行业整体水平不高,不过,这也不是人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

陈志强(北京青年报摄影部副主任)

欧洲摄影师在二十年前开始考虑变革,现在国内摄影师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作为摄影总结者的图片编辑是否推动过这个艰难的变革?摄影师、图片编辑的地位低,自身的变革不多也许是原因之一。文字报道的变革在不经意间出来了多种模式,摄影呢?文字报道的文学化评论化是目前的潮流,摄影的艺术性质的意识传播应该成为主流吧?图片编辑有能力推动吗?南都、东早曾经有过努力的尝试,但这样的媒体还是少。

王崴(腾讯网“活着”栏目主编)

我认为图片编辑并不是摄影作品的决策者或审判者。图片编辑首先是一个欣赏者,无论个人喜好,抱有尊重的心态,用刺绣的审慎来执行编辑工作。一个好的图片编辑应该是灵巧的斡旋者。如果一个图片编辑能给摄影师以“家”的感觉,让摄影师相信自己的心血能得到一个恰当的“归宿”,那可以算是非常成功了吧。

李杰(华商报新闻摄影部主任)

图片编辑这个活,在我所接触的圈子里,并没有感到有非常出色和满意的。华商报一周有五期固定的“影像”版块。客观的讲,图编的水平不及摄影记者。原因一是人力不足,只有3人;二是缺乏更高的专业知识;三是遭遇突破瓶颈。

好图编到底在哪里?我个人觉得,从介质分,专业的还在摄影杂志类;从区域分,欧美多于国内,而国内的京派、南派、海派又多于内地其他地方。

田铮(新京报资深图片编辑)

看同行的访谈内容,发现大家还比较正能量呢,不知道是看起来,还是真的乐此不疲?但说真的,这真不是一个能给予一个热血青年所谓成就感的职业。出路在哪儿,是访谈中的的问题,回答中指出了一些可能的路径,但是少之又少。我自认为还没到忙着找出路的时候,当然有时想到此事也郁闷一小会儿,之后发现,忙着找出路,不如忙着沉下来。

杨昶(华夏地理资深图片编辑)

杂志图片编辑就像一块海绵,需要尽可能多地吸收摄影师资源,从新闻摄影记者到艺术家,从街拍摄影师到建筑摄影师,各个领域都需要接触、建立联系、过滤筛选。没有最好的摄影师,只有最适合的摄影师。杂志图片编辑首先是选择摄影师,其次才是选择图片。

吴晓凌(新华社摄影部国际室副主任)

为给他人做嫁衣的人做嫁衣的人--标题是想向郑卫老师的神作《我们是比摄影师更摄影师的摄影师》致敬。那篇文章,说穿了图编这个职业。标题的内容,则是向王诺致敬。如果说图片编辑是一群给他人做嫁衣的人,王诺为这些人做起了嫁衣。在剧烈转型、提倡出名趁早、成果要短平快的时代,其实都更加需要有人能沉下心来,做这样的基础工作。这样的工作宛如理论研究和材料科学,貌似不起眼,却能决定一个行业未来的高度。大家仿佛找到了组织的感觉。感谢所有带给我感悟的答卷老师。

温翠艳(一名前优秀图片编辑)

提问里最有趣的是“你对合作过的摄影记者说过的最违心的一句话”,十人中有八人是“恭维话”——对不说违心话的两位编辑表示由衷敬佩啊。

回想做图编的五年,这样言不由衷的话一想起来就觉胸闷。

其实,我很想大吼:

“你的片子真的烂得不行!”

“你学没学过语文,图说还要我给你修病句?!”

“你是个记者吗,连句图说都写不全?!”

“焦点都对不清,还拿什么相机?!”

“你给我记住,我不是你的米饭班主,稿费少了找老板去!”

……^

#$%*……

转向文字编辑:

“别给我不懂装懂!”

“你改你的文字,图片的事我说了算!”

“你再乱抠图,我就把你抠出来!”

“要找图自己找去,我是图·片·编·辑!”

……^

#$%*……

转向BOSS:

“我不要为他人做嫁衣,我·是·要·穿·嫁·衣·的!”

……^

#$%*……

王骏清(CFP图片编辑)

如果让我再答一次这些问题,可能大部分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对于我,职业生涯其实才刚刚开始,通过这次采访才真正开始放眼了解同行前辈的工作状态,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希望这次十位图编的集体发声能够让人们对图编的工作有所共鸣和讨论,也让我们自身产生更多的反思。希望今后有更多发声的机会。

骆永红(京华时报图片总监)

获取图片的方式日渐多元化,图片的判断和选择更需要具备图片辨识能力的人来掌控,在这个意义来说,摄影月报的访问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

访谈中,我们读到了敬业、敏锐、视觉辨别力、修养、奉献、嫁衣等一些被阅读者显而易见感受到的词汇,这也是中国这十几年来图片编辑岗位优秀从业者的心中的坚守。于是,这份来得较晚但鲜活且具份量的访问录获得了圈子里的广泛认可。对于曾经从业过的和正在从事着的执业者而言,她,触及了我们内心的柔软。

宋为伟(新华社摄影部图片编辑)

感谢摄影月报,给了我们这群幕后人一个露脸机会,同为策划的同事*臻说:这次访谈给无数的“我们”一个“被看见”的机会。

张莉华(影像视觉杂志主编)

图片的阅读与传播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流动着,人们对图片由精读转向泛读。

普通人的拍摄与图片鉴赏能力不断提升,不但会扩大市场对图片的需求,还有可能影响摄影创作和欣赏本身,某些精英式的图片形式会投合新的观众群的品味。这将愈发凸显出图片编辑的重要性,图片编辑的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美学方面的眼界需要拓宽,还需要在人文哲学层面有提纲挈领的能力。

武巍(新华社摄影部终审发稿人)

十多年前进入新华社摄影部工作时,就记住了“悲辛自知”四个字。访谈中,有人提到幕后英雄,默默无闻。与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相比,通讯社中的业务个体更加默默无闻,因为通讯社是稿件供应商,署名往往被“**社图片”一笔带过。

通讯社图片稿件的风格是由编辑部确定的,由图片编辑具体执行。图片编辑在决定是否编发一张新闻照片时,需要预先对事件新闻价值、画面呈现、目标用户、播发效果做整体的衡量判断。这种判断在7x24不间断发稿过程中的积累,形成了通讯社图片发稿的风格。

通讯社图片报道的竞争,核心恐怕就是编辑部的竞争,成败系于图片编辑这个“隐身族”,系在每位“无名”的键盘指尖。

曹旭(中国摄影报记者部副主任)

在一个事件频发、又迅速被遗忘的时代,我们要看什么样的图片?这是一个谁都有机会参与的时代,什么样的图片编辑方式才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

看“有用”的图而非“美图”,观者喜欢看还原足够多真实细节的图片。在传播领域,图片的力量更多来源于其包含的信息而非仅具有视觉冲击力。图片编辑不是看菜下锅的人,而更应该是能够发布采购信息的大厨。

封戈(北京青年周刊图片编辑)

图编就像是个家庭主妇,在有限的生活费下要尽量保证家人(读者)吃好吃饱,要营养丰富还得不断变换新的花样,非常考验经验和智慧。有时还要身兼保姆,为孩子(摄影记者)解决各种问题,总之就是操不完的心啊。

记者经常只关心自己的图有没有被用好,图片编辑有时更多考虑的是最终呈现。选图有时没有对错,而只有“更合适”。

图编就是个幕后工作者,要甘心寂寞,不要想着拿奖、出风头,心态很重要。古往今来,国内外的图编都是如此,最多也只是圈内知名度高而已。

丁玫(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

如果说图片编辑在编辑中算是小众人群,通讯社的图片编辑就是小众中的小众。这组访谈也让我再次注意到通讯社图片编辑和其他媒体图片编辑的不同点,这些不同使通讯社图片编辑的整体素质出现明显分化,如果我们忽略这些不同以及分化的迹象,未来可能出现非常不乐观的趋向。

赵昀(东方早报摄影部副主任)

在短短的半年图片编辑轮岗过程中,我感到做一个好的图片编辑,沟通是很重要的一环,与摄影记者沟通、与版面编辑沟通、与外单位通讯员沟通、与网友约图沟通、与版面设计人员的沟通以及和领导的沟通,这都是保证工作顺利开着的前提。其次,图片编辑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能在摄影记者的采访中发现线索,给他们以指导。有预测能力,在某些重大节点前,能做好准备,做好策划,帮助摄影记者更好地完成拍摄。同时,要和摄影记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不同摄影记者的不同特点,能针对不同摄影记者的特点安排不同的摄影采访任务。最后,图片编辑应该是个复合型人才。

陈小波(新华社领衔编辑)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摄影的中心,高达一亿人手持高级单反,上天入地,无所不至,称中国为“摄影大国”毫无疑问。但是,我们为世界贡献了几个摄影博物馆?贡献了几个摄影大师?几幅传世之作?贡献了多少位影像学者?多少位摄影史研究者?多少位策展人?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世界贡献了多少位可以在世界摄影版图内熠熠发光的图片编辑?

如果说:目前中国摄影生态存在太多问题的话,原因之一就是摄影者太多,好编辑太少。

陈*(南方都市报图片编辑部副主任)

这几年,南方都市报努力从题材领域、摄影表现形式、创作主体、叙述方式、编排手法、传播手段诸领域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坚持传统的报道摄影,积极探索后现代风格的视觉传播;做好确定性的新闻事件报道,尝试对图片的开放式解读;既有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种种社会问题的聚焦,也有传达个体生存哲学的观念摄影与内心独白。

严志刚(新浪网新闻中心图片总监)

图片编辑最大的弱点,是缺乏浪漫的新闻理想主义情怀和严谨的新闻专业主义技术。没有理想,容易迷失,彷徨放弃;没有专业,失去敬畏,面临淘汰。

韩晔(新华社摄影部年轻编辑)

通讯社的图片编辑是一份考验综合素养的工作,在找照片、编说明等基本功之外,还要修炼许多“看不见”的技能。新闻敏感、慧眼识图、策划沟通……面临新媒体的冲击,像我这样的菜鸟编辑还有广阔的进步空间。

关欣(中国日报图片编辑)

图片编辑需要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做得起奉献。

我们是采编流程中,角色最复杂、最需要公关沟通能力和好脾气的一群人。

未来,获得更多尊重,承担更多责任。

郑梓煜(南方都市报图片编辑)

我发现自己迷恋视觉,同时擅长逻辑思维,喜欢把一堆材料变成最终产品的那种成就感。

有着专业追求,但却常常沦为找图员。图片编辑亟需专业的博弈能力与勇气。

淘汰低门槛产品,坚守深度与策划类项目,寻找新的平台呈现方式以及经济支撑模式。

马俊岩(新浪网图片编辑)

自己没啥作品,硬是把别人的作品做成自己的……

图片编辑在摄影圈的地位没有摄影师和策展人高。

我对新闻摄影的未来抱有良好的期待。

李茂公(腾讯网图片编辑)

没有人是个人英雄。

很多网站的新闻图片频道现状很乱。不过整体向好。

未来:待遇更好一些,专业赢取尊敬。

杨杰(新京报图片编辑)

挫折还没有什么,就是觉得时间长了,害怕平淡。

一张照片能用好,就不用一大堆小图片。

想问同行:图片编辑,你会一直干下去吗?

王旻(潇湘晨报图片编辑)

很小众的一群人,我觉得我们和世界有些脱节。

真谈不上有多少成就感,更多应该是对工作的责任感。

图片编辑与摄影记者:参谋本部与一线部队。

刘昀(新华社摄影部图片编辑)

不知道要做什么专题的时候,就从海量的图片中找灵感。

默默无闻的劳作者。

图片编辑的路其实很窄。

陈俊丹(中国新闻周刊图片编辑)

就算真到了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也不会人人都是图片编辑。

图片编辑是一群没有太大出路的人。

面对海量数码照片,行业亟需确立好照片的标准。

郑卫(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

一堆各种食材,没有厨师就变不成舌尖上的美味。现在,发生变化的是食客的需求。

图片编辑是个很小众化的职业,但越小众化越具有生存能力。

王诺(摄影月报编辑)

说实话,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或是一件无甚用的事。

我也不知道,我算不算得上一个好的图片编辑。

我想说的话都在以上和即将推出的几篇相关文章中了。谢谢。

(以上一读:韩晔)

摄影月报图编访谈录特辑封面。十位图片编辑的访谈内容请查看历史消息。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