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评论员*青山
最便宜的快递只收8毛钱,比普通的信函还便宜。快递搅局者百世、极免速运近日被监管部门亮红牌,义乌邮*管理局责令百世、极兔部分分拨中心停业整顿。国家邮*局最近表态:对于市场恶意搅局者,我们必须毫不留情,强化监管,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由此及彼,举一返三。“五一”*金周临近,大量商旅消费集中释放。越是在这种密集消费季,越要警惕恶性价格战在消费服务领域抬头。一些旅游平台上出现的百元游热点、百元航空机票,已经行走在恶性价格战的边缘。要充分运用行*监管之手,对恶性价格战露头就打,为大众消费排雷清障。
每到旅游消费旺季,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行业都有可能引发价格战,加上旅游消费平台比价体系的作用,一些热点线路可能成为恶性价格战的重灾区。
旅游消费项目争相降价,消费者是否就从中受益?从整个产业长远发展和消费质量看,答案并不是这样。
价格和品质往往是矛盾的,低价必然导致低质。近年不少旅游投诉案例大多发生在低价游领域,有的低价引客,行程中抽工减料。有的低价报名,再通过其他强制消费项目弥补。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上,高品质意味着高投入,意味着高成本。只有低品质,才可能有低价格。简单地说,“一分钱一分货”。问题是,品质往往是不容易观察的,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反,价格是写在明处的。因此,当价格和品质不可兼得时,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很有可能通过牺牲品质来降低价格。消费者如果只图价格便宜,很可能占了明面上的好处,后边就要承受低价套路的苦处。
要警惕资本大鳄操纵的系统性、行业性价格战。有的酒店行业、航空线路、热点景区,能在相当长的阶段搞低价倾销,意在击跨同业同行,抢占市场份额。记得几年前“滴滴”和“快的”公司为了争夺网约车市场开展的价格战,那时一块钱就可能打到车。但是两者合并之后,消费者马上恢复到行业水平,在取得垄断支配地位后还可能单方定价涨价。因此,从长远来看,价格战对消费者绝不是一件好事。
经过近两年的疫情冲击,目前我国商旅消费市场处在难得的回暖前,消费环境和消费信心还相当脆弱。国内经济大循环就是要高质量的消费大循环,需要更多的高质量产品,高品质服务支撑。而低价格恰恰是高品质的天然杀手。如果允许某家企业通过打价格战占领市场,那么更多企业就不得不跟进。就会把众多企业引向低价套路和低质低水平维持,从而毁灭了一个行业的高品质。因此,针对低于成本的价格竞争,监管部门应该严厉惩罚顶格处罚,让搅局者付出高昂的违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