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编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记录,逆行者的无畏我见证,成都人的品格
TUhjnbcbe - 2024/6/9 18:29:00

「本文来源:成都商报」

今天,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还远未结束。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我们闻令而动,迅速投入疫情防控战场,以笔为“枪”,创作了一大批精彩栏目和优秀作品,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主动请缨,一支笔、一台摄像机,我们冲在最前沿。冲锋在前,我们通过文字和画面传递出一线的故事,用一篇篇新闻报道、一条条融媒体产品展现了新时代新闻人的风采。

致敬新闻人,节日快乐!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徐缓:

这场疫情让人明白了

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22个记者节,是我成为国际新闻记者的第5个年头,想纪念一下注定将被载入世界史册的这两年。

在新冠疫情之前,我的工作更侧重报道国际社会新闻。但自从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后,我这两年的工作几乎被疫情“一手拿捏”了。

从每天跟踪全球重大疫情进展、钻研各国科学家的最新学术研究、疫苗研发进展,到对话全球各个角落因疫情而改变的人生轨迹,再到纵观因新冠疫情而“风云突变、暗涌不断”的全球政治经济局势……但也是这场疫情,让国际新闻记者之于我,有了一个更为丰富、立体的形象。

经历了两年的风雨,新冠疫情几乎已经刻进了我的DNA里,社会、医疗、前沿科技、国际时政、全球经济报道,无一不与它有关。而更值得被记录的是,在被新冠病毒搅乱的全球局势背后,政治、利益、金钱游戏、人性之间的“参差”和“碰撞”,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不舍昼夜奋斗在一线挽救生命的医护人员;在海外疯狂扫购防疫物资寄回国的华人;用疫情当“幌子”彼此指责、相互攻击的政客;因疫情而葬送连任之路的人;因疫情放弃留学计划的人;还有因疫情而失去生命的人……对独立的个体而言,在新冠疫情之前,人与人的悲欢往往是彼此隔膜的,甚至可以与彼此毫不相干。但一场新冠疫情,让全人类的悲欢开始相通了。对全球各国和地区而言,这场疫情让人明白了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过去20年的“全球化”发展,人类命运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国际社会风云诡谲,令人不得不频繁感慨“见证历史”。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之一,这或许正是身为国际新闻记者在这个时代的使命。无论是好是坏,是悲是喜,人类历史长河里的每一朵浪花,都需要被记住。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王拓:

约不到的采访

以前写过不少关于“疾控人”的报道,通常是在他们工作的间隙,见缝插针约采访。当前,成都正处于新一轮本土疫情之中,病例比前两轮多,我约不到他们了。

我是个跑“医疗口”的记者。疫情来临,报社布置了很多采访任务,大多数在推进,采访疾控部门的任务却毫无进展。几天来,成都市疾控中心负责对接媒体的同志,只能这样回复我:

“还是忙不过来,电话都没接。”

“确实都非常忙,实在没时间。”

“没控制住前很难。”

那是必须理解的,我就暂时不打扰他们了。

每当病例出现,疾控人员就像救护车一样奔赴现场,在车上就着手流调工作。紧接着,相关场所的消杀、密接人员的管理、风险小区的管控、病毒样本的检测等等,都离不开他们的身影,不论昼夜。

而平时的常态化防控工作中,他们的工作强度可能也超出大多数人。

我上一次和成都疾控人近距离接触,是今年7月30日,在高新区疾控中心一栋办公楼的2楼见到了他们,当时成都上一轮本土疫情稍显缓和。一进去,我最先留意到的是有很多行军床。

高蓓告诉我:“(那几天)90%的人通宵工作,一开始睡沙发、睡地上,后来买了行军床。”高蓓是成都市高新区疾控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有一次在连续熬夜工作后,她往行军床上走,还没走到位,就瘫在地上睡着了。

工作内容之一是打电话做流调,每人一天至少要打上百个,直至凌晨五六点。高蓓说她嗓子哑了,“要靠润喉片硬扛。”

还有项工作是去督导隔离酒店。半污染区和缓冲区,她要亲自去走一走;酒店里多个公共区域的监控录像,她要一一过目,寻找其中的管理漏洞;还要走到草丛中采集废水样本,一边走一边对我喊:“上次在这里遇到条蛇!”

高蓓计算过她的加班时间,最多的一个月,加班个小时。她多么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彻底结束,这样就能多陪陪孩子了。

大多数时候,我和疾控人只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偶尔见到对方要“上前线”时,彼此留下一句“注意安全”,或是“多保重”。仅此而已。

那次采访结束后,没有发关于她的报道。这次记者节,借这个可以用第一人称写稿的机会,向她和万千默默付出的疾控人致敬。

致敬他们无畏逆行,冲锋在前。

而我,负责记录他们。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责任编辑邓旆光:

疫情中见证成都人

团结、坚强与乐观的品质

在这个记者节,蓦然回首,才想起十多年前,我也是一个剑一般的少年,背着挎包,带着采访本,奔赴各个现场。

诚然,相比于很多同事,我不是个干“大事”的人。干过最大的事,应该就是年地震,我是采访报道组中的一员。

虽然经历了地动山摇,做足了心理准备,但走进震后都江堰的那一刻,看着满目疮痍的街头,心境还是崩塌了。

那时艰难地鼓励自己,我是个记者,要顶住一切悲痛,去直面,去记录。

然而走进安置区时,当一个6岁的孩子迎着阳光走过来,告诉我他妈妈死了,我还是崩溃了情绪,跪在地上抱着他痛哭。

时隔多年,我仍记得那天的阳光很暖,那天的心很痛,那个孩子的脸,模糊成了一片我对逝者的缅怀,和对此后余生的珍爱。

最近这场疫情之中,我作为编辑,每日在稿件中看到我的同事们正奋勇逆行,才发现这颗心依然澎湃。

那一年,我们战胜了大恐怖,我写下这样一句话:在漫漫长夜里,总有一盏盏灯火,呼引万千星光,点亮唤醒白昼的日轮。

而今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医护、社区、警方、保供商家、科技企业、媒体机构等等,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都作为驻守人间的灯火,呼引着昭示希望的星芒,一次又一次战胜汹汹疫情。

比如近日这轮疫情中,我看到有些业主群里有人在说,大家不要有抱怨之心,想想外面下着雨,检测人员站在寒夜里为大家核酸检测,这份辛苦也值得我们体贴了。

这样的发言得到无数呼应,人们有序排队,静默等候,就像夜空里那些平凡的星辰,汇聚起来的光芒,点亮胜利的曙光。

这难道不是成都人团结、坚强与乐观的品质?不畏惧、不恐慌,主动检测、有序排队,甚至自发成为志愿者。

一个人的力量何其渺小,一个人的贡献也是沧海一粟。但在这座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当我们万众一心地团结起来,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便是一支排除万难、战无不胜的大军。

而作为这其中的一员,见证这场历史的我,油然感叹,能在成都从事新闻行业,何其幸也。

成都发布编辑文思瑶:

稿件里描写的成都

也是我们的日常

“我为身在成都而骄傲”“成都是一座可爱的城市,因为有守护你一生的可爱的人”“我是志愿者,也是医学生,如有需要联系我,随时奔赴”……这些都是成都发布推送的《没有一个标题,配得上今天的成都人……》一文下,读者的真情流露。

7月底,我作为实习编辑就与同事们并肩作战打了一场“硬仗”。初来乍到的我总是很紧张,担心做得不够快、不够好,但只要进入编稿状态,我的心就会舒缓下来。“我们总被一群可敬的人,保护得很好”“别慌!我们管你!”“有你们在,就是我们最大的安心,也是我们更爱成都的理由”……敲击着键盘,看着视频里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我自己也开始鼻酸。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着重大的意义,那就是把自己感知到的温暖继续传递下去,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上一次是酷暑,这一次是寒冬。本轮疫情发生后,成都发布每一位成员随时待命,争分夺秒。前端实时获取最新信息,后端进行迅速准确的编发,运营推广循环滚动进行。小布很小,我们个个都有三头六臂,团结协作;小布很大,我们是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记录,逆行者的无畏我见证,成都人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