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河坊街号,伫立着一座名为“江南铜屋”的铜雕艺术博物馆。走进里面,就是铜的世界:博物馆的“一砖一瓦”,从地板到房梁乃至小摆件,都是铜制的,透露出浓郁的明清建筑遗风。
这样一座华美的铜雕天堂,是由被称为“中国铜雕王”的朱炳仁创立的。早在清同治年间,朱府义大铜铺便已经名声在线,世人称赞其“女儿妆,朱府工”。
经过几代传承,“朱府铜艺”和“朱炳仁铜雕”为核心的“杭州铜雕”,已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湖边雷峰塔的铜制外衣,朱炳仁所造;“故宫五牛”铜雕为朱炳仁·铜所造。
他们的产品深受社会各界的喜欢,很多人还将其当作收藏品加以珍藏。然而,即使是这样一家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在疫情下,也像我们之前的报道的王星记一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70多个体验馆、门店被迫关闭,营业收入急剧下滑,市场复苏缓慢。
为了解决当下的困难,留住铜艺匠人,恢复员工信心,企业管理团队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慈善拍卖提振信心、创作明月松间系列创新作品,云端全员营销、直播带货、开展多平台合作……一系列的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离之前的销售额依然相去甚远。
为了让更多的人用到朱炳仁·铜的产品,他们也找到了每日商报,希望通过优质的铜器产品、亲民的价格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朱炳仁·铜”一直实行全国统一价,这次在“每满生活”平台上线的不锈铜筷子、铜碗套装、铜壶,都是非常亲民的价格,同时,在平台上购买,还可以享受满元减10元的优惠,活动仅三天,截止到6月6日24:00,喜欢铜壶的小伙伴们不要错过这波超低优惠。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铜碗/不锈铜筷
▽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铜壶
▽
给铜注入了文化重新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早上十点左右,记者来到河坊街上的杭州江南铜屋,这是朱炳仁·铜的旗舰店,一楼是朱炳仁铜艺术博物馆,占地面积平方米,偌大的博物馆,走进来参观的游客并不多,有零星三五人。这里有“朱炳仁·铜”的发展史,也有不少艺术品馆藏,还有铜器文创工艺品区域,二楼是设计中心、办公区域等。跟往日的热闹相比,博物馆内略显冷清。
△疫情前后客流对比
我们见到了“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岷。他说,80年代,他父亲朱炳仁从最早是给人打铜字招牌,之后再发展到铜建筑、铜装饰,创建了雷峰塔、峨眉山金顶、G20杭州峰会主会场等百余座铜建筑装饰,也用巨幅彩色铜雕壁画和独创的熔铜艺术开启了中国铜壁画的艺术高峰。
等传到*岷,已是第五代,走过了年的风风雨雨。“这些传统技艺交到我的手上,我希望铜文化走得更远。”*岷说,其实中国人用铜器的历史非常长,由于历史原因,铜文化断层了,想要延续铜的厚重历史与文化追求,必须要创新发展,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审美,给它注入文化,让铜器有生命力,重新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
年,*岷以其父亲朱炳仁的名字,创立了“朱炳仁?铜”品牌。“当今时代下,大家都在用什么生活用品,铜器在生活中可以扮演哪些新的角色,运用到什么场景,这是我当时创立品牌时一直在思考的。”*岷说,年之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铜器也逐渐进入大家的生活,打开了更多市场。
*岷回忆,当年创办时,很多人提议开网店,但是他觉得非文化物质遗产、老字号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让老百姓去体验,让铜艺文化融入大家的生活中去,坚持开实体店。目前,朱炳仁·铜的门店全国有70多家。
明月松间系列创作、云端全员营销疫情下实现突围2月初,全国70多家门店没有恢复营业,多名员工都在家待命,*岷觉得这样下去真的不行,“我们很多员工都是手艺人,如果这些匠人流失,那对我们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
面对疫情的冲击,他没有坐以待毙,立马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调动起来,“我们的产品不是必需品,而是文创产品,要对未来有信心,大家才会去买。”*岷说,如何提振员工、消费者的信心,是当务之急。经过头脑风暴后,他们紧急策划了一场网上慈善拍卖会,拿出了三件艺术品进行拍卖,拍卖所得全部捐献给杭州红十字会。
*岷说,这次慈善拍卖会,经过三天的拍卖,吸引了几十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