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今日(24日)凌晨在微博发文,指出新冠没有那么吓人,但是仗很难打。
张文宏提到上海最近的疫情,其感染人数超过年前的预期,并表示上海的新冠医疗团队会跟着疫情变化不断学习和改进,争取让患者的感受更好。
张文宏亦提及香港大学发布的重磅疫苗有效性数据,两种疫苗(科兴和复必泰)的三剂接种均可提供非常高水平的预防重症与死亡保护率,保护率达到了95%以上。
此外,香港理工大学23日公布一项研究发现,逾4成新冠患者在康复后一年,体能仍未恢复,出现“疲劳综合症”。
今日凌晨,张文宏在博文中回答了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第一是未来抗疫应该采取何种模式?
张文宏指出,上海此次疫情面对无症状感染为主的奥密克戎*株攻击,初步发现感染后病例数即呈指数级上升,防控难度很大。
如何让城市不停摆、维持基本的经济活动,又能最终实现疫情管控,确实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当疫情出现蔓延,如果想不让城市停摆,就需要在数据支撑下不断做策略调整。当前采取的策略主要是:滚动筛查、锁定重点、切断传播链。
张文宏续指,目前筛查的大数据显示,上海非管控区域全员滚动筛查的病例占比逐渐走低,仅占总病例的10%,预示社会面疫情逐渐受控。疫情的拐点虽尚未出现,但形成拐点的条件已经逐步具备。
第二是国家卫健委颁布核酸检测指南更新,透露我国未来抗疫新动向。张文宏提到,3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一是强调科学精准,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核酸检测。其次是将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
张文宏指,这预示着未来抗疫逐渐进入了新阶段,采取全域经济生活停摆、进行多轮全员检测的抗疫模式,会被逐渐更新。
张文宏解释,要对核酸检测“进一步明确完成时限”。各省市(包括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的超大城市)不区分人口规模,均按照24小时内完成全市核酸检测的目标匹配采样和检测力量。而奥密克戎的速度,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以快制快,是没有机会跑赢奥密克戎的。
新指南发布当天,上海市就把“严格核酸筛查,加快提升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强化‘采、送、检、报’全流程协同和精准调度”作为工作重点,这就开始具备跑赢奥密克戎的能力了。
第三是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线预发表重磅疫苗有效性数据论文,文中提到,香港万人口共接种了万剂疫苗,两种疫苗均可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在年龄≥60岁的成人中,灭活冠状病*两针接种对重症新冠与死亡的保护率为74.1%,不如BNTb2(有效率88.2%)。
张文宏指出,科兴和复必泰两种疫苗的三剂接种可提供非常高水平的预防重症与死亡保护率,保护率均达到了95%以上。
最后,张文宏提到在今后的抗疫,维持生活正常化应该放到跟动态清零同样重要的位置。要既控制好疫情,又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医通道畅通,同时还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这些将成为上海抗疫后一阶段的重点。
●
理大研究:香港四成新冠患者
康复一年体能仍未恢复
香港理工大学23日公布一项研究发现,逾4成新冠患者在康复后一年,体能仍未恢复,出现“疲劳综合症”。
研究团队于年10月至今年1月,追踪香港的名新冠患者,以体能评估研究心肺活量、下肢力量及运动耐力等。结果发现,约42%患者确诊半年内,出现“疲劳综合症”,包括“脑雾”、肌肉酸痛及头痛等;约43%患者确诊一年后仍有“疲劳综合症”。
此外,研究对象在确诊后半年或一年后的疲劳情况评分,并无显著改变,确诊后对肺活量、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亦显示,“疲劳综合症”出现在不同年龄层,五成女性研究对象出现“疲劳综合症”,男性则只有三成。
领导此项研究的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洪克协痛症管理教授符少娥表示,康复者大多认为已痊愈,对疲劳感觉掉以轻心,或以为疲劳情况会随着时间缓和。进行不同测试后,发现疲劳症状与心肺功能不足及下肢肌肉较弱有关。但只要采取适当的康复治疗方案,情况可以改善。
为协助新冠康复者重拾健康,理工大学团队制订一套为期六周训练计划,其中包括其设计的“康复八式”,由八种动作组成,目的是锻炼全身不同肌肉组群、促进心肺和肌肉健康。康复者在物理治疗师指导下,每周进行两次训练,每次60分钟,以及三次家居运动,每次30分钟,逐步提升肺活量及改善肌肉力量。
完成六周训练后,参与训练的24名新冠康复者中,近七成人肺活量有所提升;逾六成人下肢肌肉增强;有“疲劳综合症”的康复者中,四分之三已回复正常。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副教授*宇乐建议,患者可循序渐进,进行适当强度和频率的运动,协助恢复体能。根据世卫建议,每周应进行2.5小时中等强度带氧运动,或最少75分钟高强度带氧运动。
编辑:心云
审读:姚卓玲
审核:雨杉、Oriol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