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编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媒体融合目的和意义,有几种常见模式
TUhjnbcbe - 2022/11/15 21:13: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5.html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体融合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无所不在、影响巨大的现象。进入20世纪中后期,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化步伐的加快,广播、电视、报纸、出版很快都能集中到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终端上来后,形成了数字电视、数字报、手机电视、电子书等多种形式的数字产品。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融诸多媒介产品于一体的终端,如智能手机等,形成各种媒介互相渗透、资源共享的格局。

美国、欧洲各国纷纷修改传媒法和电信法,允许电信、广电等互相进入,推动电信产业和传媒产业的重组和融合,并最终造就了美国的时代华纳、德国的贝塔斯曼、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等一批跨媒体、跨地区的世界传媒集团。而且,这种融合还在进一步加剧,牵涉的媒介更广、行业更多,媒体融合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正在迅速地席卷全球,成为当今传媒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表现。中国传媒业也不可能独立其中。

事实也是如此,中国“入世"后,其传媒业的融合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新媒体与新媒体间等多种形式的跨媒体融合,许多传媒单位正由单一媒介集团向跨媒体、跨地区媒介集团发展。但是,随着融合的深入,中国媒体集团在融合前后也碰到了一些挫折,如融合前遇到的*策限制、行业障碍、产权不清等难题,融合后遇到的资源重叠、互相内耗、运作失策等问题。

究其原因,有中国传媒业和传媒管理的特殊性因素在里面,但更多地还在于缺乏媒体融合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各类案例分析。有理由相信,随着文化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传媒产业的进一步成熟,媒体融合肯定是中国传媒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媒体融合的目的和意义

在媒体融合成为国内外普遍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从学术层面来研究中国媒体的融合现状、模式和趋势至少存在3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渗透。之后,华闻传媒、广电网络、出版传媒等纷纷上市,为传媒行业融资、并购、融合搭建了平台。

在中国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好几个典型案例,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整合旗下原有的财经资源,成立“第一财经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第一财经"为共同品牌的电视、电台、报纸、网站、杂志和财经指数,实现了跨媒介、跨行业的大融合。

其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又再次把这种模式运用到上海星尚传媒有限公司的推广上,组建后的“星尚传媒"产业群包括传统媒体的星尚电视和杂志;新媒体的星尚网、电子商务、电子杂志、手机电视;媒体活动的星尚大典、展览、论坛、时尚文化节系列;品牌产品的星上榜、星尚报告、星尚音像、星尚书系;品牌授权的星尚专卖店、星尚影院以及星尚会员俱乐部等。

近年来,媒体融合的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终端上的各种媒介的大融合,如手机电视、手机报、手机小说等,中国媒体融合正在翻开新的一页。相信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文化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媒体融合必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在未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概念可能都将淡化,取而代之是互相之间功能的融合、无所不在的媒体。

中国媒体融合常见模式

关于媒体融合模式的分类,从“媒体融合"概念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在争论和不断完善中。国外学者对媒体融合讲述较多的分类方法主要为以下3种。

1.戈凳分类法:由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于年提出,他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5种“媒体融合”的现象,即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

2.戴默分类法:由美国鲍尔州立大学任教的戴默等几位学者提出,他们把媒体融合分为以下5种模式: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融合。

3.语境分类法:美国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教授李奇·高登把媒体融合的方式和涵义作了6大分类: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和新闻叙述形式融合。中国媒体融合由于起步较晚,在模式分类上大多借用国外这几类分类方法,但在具体表述上并不统一。也有国内学者提出“协商模式”、“合作分类模式”、“合作操作模式”三分法等。

其实,“媒体融合”的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媒体融合一般指“媒介聚合”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而广义的“媒体融合一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述的媒体融合分类都有其道理,只是分类标准不同而已。中国传媒由于其承担的事业功能等特殊性和在这个媒体融合的演变过程中的复杂性,本文将采用的广义“媒体融合"概念,从发展的角度给出了中国媒体融合常见的4种分类模式:即组织融合、资本融合、传播手段融合和媒介形态融合。

中国媒体融合的模式及其途径

组织融合是指依靠外部的力量(如行*力量)使媒体个体结合成一个共同体,成立的是单媒体的集团,如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这种结合是媒体融合的初级阶段。中国传媒最早的组织融合以是报业集团的组建为发端的,年1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同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整合旗下的资源,利用集团的先行效益和体制优势加速发展。之后,各地掀起了一股组建报业集团的热潮,截至年底,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的报业集团共有40家,另有20多家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地方宣布成立的报业集团。

纵观这些报业集团组合的情况无非为两种形式:第一种为“体内循环”,即是在自身的报业体系中运作、逐步发展壮大,并成立报业集团,像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等皆如此;第二种为“体外组合”,即由2家以上报社联合成立报业集团,如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等就是由2家报社合并而成。

虽然目前采取“体内循环”融合的集团要远大于“体外组合”,但这2种媒体融合都逃脱不了行*力量的干预,这是从成立报业集团那刻起就已经决定了的。在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的《关于书报刊音像出版单位成立集团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一是目前只做少量试点,不能一哄而起;二是不组织股份报业机构;三是不吸收与报纸无关的企业、商业参加;四是不组织跨省区集团;五是报社组建集团要写出论证报告,报总署审批。"可见报业集团要组建离不开行*力量的审批,即使20多家由地方批准成立的报业集团,也有地方行*力量或行业行*力量干预的印迹。

年,第一家成立的广电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就是在无锡当地*府的支持下进行的试点。此后,*府主管部门还特别出台了鼓励组建广电集团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电视与广播、有线与无线合并"。1年后,湖南等地纷纷在地方*府和主管部门支持下成立自己的广电集团。

中国传媒的集团化离不开行*力量,组织融合贯彻始终。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来印证。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行,国家广电总局随即在年宣布不再审批新的事业性广电集团,新闻出版总署也放慢了报业集团的审批。这一年成了中国传媒融合的一道分水岭,之后,完成初始媒体融合的许多传媒集团,开始向媒体融合的第二、第三阶段进*,向“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延伸,以应对入世后可能出现的西方媒体竞争的命题。

组织融合的优势

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来考量,媒体融合是以产业融合为背景的,媒体融合的经济动因在于对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现实期待。组织融合可以在原有媒体的基础上,以集团组建为契机,利用集团规模化的效应,进行资产重组、资源整合,争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说,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优势。

1.优化资源组合,获得规模经济

媒体资源总是有限的,组织融合可以实现媒体资源的最大优化,获得规模经济。首先,组织融合后的媒体集团,可以在人才资源、财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和受众资源等方面进行整体调配,降低统一购买原材料(如报社纸张、摄像器材、排版设备等)的价格,强化媒体在整个市场中的议价实力;其次,可以提升印刷、物流、演播室等运作空间,降低空耗和重复建设,分摊媒介产品生产、制作和传输成本;

再者,可以通过货币形态的资本运作和实物形态的资产运作,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为例,该集团组建之初仅合并印刷厂一项就盘活了近2亿人民币的资产。组合后,一家印刷厂近2个亿的资产得到更好的利用。"经过资产重组,文新集团在3年内实现了利润三级跳,总资产从合并前两报累加的16亿跳到两报融合后的20亿,再至U年的26亿资产。

2.强化专业分工,提升协同效应

中国入世后,随着文化产业的逐步对外开放,报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长尾战略"赚利润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同一区域内出现多家同质报刊,为了抢夺有限的受众资源、广告资源和发行渠道而互相大打价格战,那导致的只能是人为抬高生产成本,大家得不偿失,面临亏损危险。

媒体的组织融合有助于帮助同一区域内的中小报刊、电视、广播,走出恶性竞争的怪圈。通过成立集团,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调整子报、子刊、子频道的定位和受众群,实现错位竞争。此举既可防止恶性竞争,也提升了协同作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

以深圳报业集团为例,合并前的深圳特区报业和深圳商报社,各有《深圳特区报》、《晶报》和《深圳商报》、《深圳晚报》2份综合性日报,加上后来进入深圳的《南方都市报》,一个地级市集结了5家目标群、广告主趋同的综合性日报在“抢食",可想竞争是到了何等“白日化"的状态。

合并后,集团在统一调配下,对各报进行了改版,对一些功能重复的内容作了调整,使4张日报分工更科学、更合理:“*委机关报《深证特区报》以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务新闻报道’为导向,更好地发挥*的喉舌作用;

经过调整后的4张同报,实现了相辅相成,共同前进,全面占领、巩固市场基础和宣传阵地。“集团4张主报占据了深圳90%以上平面媒体广告市场额度,年广告收入均在亿元以上,年,集团年度广告营业额达23.81多亿元,比上年增长20.25%,实现净利润1.54多亿元,增长.04%,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2%,增长71.43%。”通过融合,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旗下的这4家日报既避免彼此间的恶性竞争,又提升了综合战斗力,为集团向跨地区、跨媒体方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延伸品牌效应,实现集体进步

通过组织融合,媒体可以共用系统内媒介资源,借助系统内的几个实力较强、潜力较大媒体的品牌效应,实现品牌延伸,以强带弱,带动系统内媒体共同发展。很多新创刊媒体借助集团原有传媒的品牌,迅速打开市场并立稳脚跟,赢得发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世纪经济报道》、《南都周刊》等一系列知名报刊,几乎是推出一份报刊,红火一份。这种个案成功,离不开其多品牌发展战略。

年11月11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共同出资万元组建的《新京报》在京面世,随即在竞争激烈的北京都市报市场上立稳脚跟并赢得发展。在国际上,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等全球性传媒集团大多借助这种手段,实现多品牌发展。国内如湖南卫视的“电视湘*",出版界的“风凰集团”等都是鲜明的案例。

1
查看完整版本: 媒体融合目的和意义,有几种常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