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6月6日,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要*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预计到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
“集团*”作战
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什么是产业集群?简单来说,产业集群好比“集团*”,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帮助集群所在区域的企业提升竞争力,加快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进程。
国际上,美国硅谷和公路的电子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意大利东北部的服装时尚产业集群、德国巴登-符腾堡的机械产业集群等都引领了地区经济增长,培育了所在国或地区的产业优势,提升了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位于龙华的大浪时尚小镇,瞄准建设世界级时尚产业集群目标。图源:宝安日报
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它强调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世界级产业共生平台,对全球产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市场营销、空间网络和区域经济等具有影响力和控制力。
哪些产业和企业可以纳入集群?首先,必须具有国际影响力,技术创新水平必须具有全球竞争力。其次,各创新主体和链条必须高度网络化和密切合作,网络化协同创新、群体性技术突破、集聚化产业布局,以产出1+12的效果。
抢抓变革机遇
建设科技产业创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目前,深圳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工业全国领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跃居全国城市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一面旗帜,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为产业集群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位于坪山的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图源:深圳商报
深圳此次大力布局建设产业集群,是抢抓产业组织模式和经济治理方式变革的主动谋划,也是参与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支撑和引领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的5点建议
产业集群建设涉及产业链建设、产业组织模式、产业资源配置、*府服务体系等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
1
产业链“融通”
客观来看,深圳“20+8”的一些产业链还存在“卡脖子”问题,断链、梗阻等问题依旧存在。建议实施“集群制”,充分发挥*府引导作用,精准化推进“强链、补链、连链、延链”。实施“产业链扫描计划”,梳理短板,精准施策。促进企业梯队式发展,按照“抓大、扶中、育小、引强”的系统思路,促进大中小企业合作融通,提升集群企业发展质量。
2
产业资源“协同”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产业链+教育链”整合布局,转变办学理念,提升教育对产业的响应度,坚持“产业集群需求在哪,高校专业就办到哪”的理念。通过面对面、面对链的方式,形成基于产业链人才生态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度。
3
产业组织“结网”
产业集群的最大特点在于,集群内能够形成高效合作的组织网络,进而促进知识外溢、企业合作、资源共享等集群效应。建议培育发展集群“织网人”——新型集群促进机构,发挥沟通交流、资源连接、国际合作等功能,促进*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有效联结,推动形成组织共治、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集群发展模式。
4
产业服务“变革”
完善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要素市场配置、产学研用合作、产业园区联动发展等机制,采取“一群一策”方式,推动产业集群专业化、协同化、网络化、生态化发展。持续建设和优化“深i企”,打造全市统一的集成式*策服务平台。推动部门数据共享,为各类产业集群提供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策服务,提升集群治理效能。
5
数字融合“赋能”
拥抱数字化发展浪潮,聚焦制造业企业及产业链、供应链,识别集群和企业发展的痛点,对接企业个性化需求,围绕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软硬件结合的数字化改造,重构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为集群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带动集群整体管理提升、技术创新、模式变革。
转载需注明作者及来源读特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本文由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dutenews
.